生活‧健康‧心理‧經濟:女性畢業家庭照顧者的多重適應

議題歸類:
健康、醫療與照顧
提議人:
吳銘宜
所屬團體:
澎湖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

 議題說明

隨著台灣高齡化老年人口增加與少子化低生育率的現況,家庭結構改變的趨勢,照顧責任主要落在家庭成員,尤其是中高齡女性。許多女性為了照顧家中病人、長者或身心障礙者,不得不放棄原本工作與改變個人生活。

根據查衛生福利部「106年老人狀況調查主要家庭照顧者調查」資料顯示,以性別觀察,「女性」占60.98%,「男性」為39.02%,女性承擔主要照顧者為多數。

主要家庭照顧者目前男性有工作比率為 41.53%,較女性 25.52%高,女性因照顧而辭去工作,較男性高。 除了各種的照顧壓力,當被照顧者離世後,照顧者從長期的照顧責任中「畢業」,卻面臨新的挑戰,包括心理失落、生活失去重心、經濟陷困及社會孤立等狀況。在新生活的銜接,往往有一段過渡期,包含如何重建自我生活、悲傷情緒整理、社會人際網絡支持、經濟就業等,都是重重挑戰。


 訴求方向

訴求方向:透過上述議題說明,顯見女性在家庭中沉重的照顧角色,在無法立即扭轉這現象的情形下,應更關注這群女性家庭照顧者,除在照顧過程中的負擔,亦應著力於照顧責任「畢業」後,所需重建的生活、心理、健康、經濟等層面。

1.生活面:重建日常與社會參與照顧責任結束後,女性需要重新適應「沒有照顧角色」的日常,建立自我生活節奏建議提供社會參與機會(例如學習、志工、人際重建),避免孤立感。

2.健康面:長期照顧後的身體負荷多年照顧工作往往造成慢性病、肌肉骨骼傷害或體能下降,畢業後仍需醫療與復健支持,建立健康檢測、復健與運動資源,並提高醫療可近性。

3.心理面:走出失落與角色轉換照顧結束後常伴隨「失落感」「空巢感」或哀傷,心理健康支持不可或缺。提供心理諮商、支持團體,協助其重建自我認同與生命意義。

4.經濟面:就業重返與財務安全長期退出勞動市場的女性,照顧結束後面臨經濟不穩、退休保障不足的困境,推動就業培訓、彈性工時與社會保障制度,協助女性重新獲得經濟自主。



 公開聯絡方式:fa75400@mail.penghu.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