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婦女隱形工時下的再就業困境與出路
議題說明
根據勞動部2023年人口統計,南投縣女性就業率僅45.1%,低於全國平均48.5%,顯示南投整體女性勞動參與情況相對不利。多數婦女因婚姻、生育與照顧責任,在育兒或長照階段中途離開職場,使其經濟自主與職涯發展受限。為了應對照顧壓力,許多婦女僅能選擇兼職或非典型工作,雖能暫時補貼家用,但普遍面臨薪資偏低、工作不穩定等結構性問題,難以改善長期經濟困境。
在南投縣內,草屯鎮雖具備交通便利與中小企業聚落等優勢,但產業仍以勞動密集與服務型工作為主,缺乏高附加價值或彈性工時的就業選項。婦女重返職場時,不僅需面對市場技能快速變化與就業競爭,還要同時承擔家庭照顧責任,造成再就業壓力倍增。
勞動部2023年資料顯示,南投女性平均月薪約31,500元,較全國平均低15%,其中45歲以上女性就業比例明顯偏低,反映現行勞動市場對中高齡婦女的接納與支持仍不足。草屯地區的中高齡婦女多從事農業、清潔或服務業等體力密集型工作,不僅缺乏穩定性與職涯發展性,也易受健康與年齡限制影響。
有鑑於此,本中心與田中婦女中心以「手作職能發展」為共同議題,透過參訪、共學與技術交流,促進資源互補與技法多元化,建立跨區域婦女培力網絡,展現從學習到共創的合作成效。本中心亦歡迎其他婦女團體參與交流,共同分享培力經驗與課程設計,促進跨中心合作,擴大婦女技能培力與社會參與的影響力。
訴求方向
1. 建立階段性再就業支持機制面對育兒與長照責任造成的職涯中斷,建議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規劃分階段、可銜接的婦女培力方案,結合技能培訓、就業輔導與心理支持,協助婦女逐步提升勞動參與能力,避免因短期政策中斷而流失學習動力與信任。
2. 推動彈性與在地就業模式鼓勵社區型微型產業、手作創業及在家可完成的生產模式,提供兼顧家庭與經濟自主的就業機會。透過跨單位合作,如婦女中心、就業中心及地方產業資源整合,形成可持續且具彈性的就業支援網絡。
3. 重視心理與社群支持的重要性婦女再就業不僅是經濟議題,也關乎心理重建與社會連結。應推動支持性社群與同儕陪伴制度,讓婦女在重返職場過程中獲得信心與歸屬,逐步成為「自立且互助」的行動網絡。
4. 強化政策支援與友善托育環境建議結合托育服務、彈性工時及職場友善政策,提供婦女穩定且可兼顧家庭的工作環境。透過政府與地方企業合作,創造托育資源可及、環境安全且友善的職場條件,減少婦女因家庭照顧而中斷職涯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