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廁所追蹤3|全國近600間性別友善廁所,校園更友善了嗎?

發佈日期:
2022-12-24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推開門,單一隔間內兼具站立式小便斗、坐式馬桶,讓各種性別學生自在「方便」。全台每百校就有8校設置這樣的「性別友善廁所」,至今已近600間啟用。嶄新的廁所配置,究竟讓校園更友善,或增添更多焦慮與歧視?

全台每百校就有8校設置性別友善廁所,跟上歐美趨勢,卻也引發師生擔憂。shutterstock

全台每百校就有8校設置性別友善廁所,跟上歐美趨勢,卻也引發師生擔憂。shutterstock

讓男生坐著小便、不被旁人偷瞄,先進國家搶設性別友善廁所

談到性別友善廁所的益處,多名專家不約而同表示,此類廁所尤其能提升男生的如廁品質和感受,也是歐美先進國家普遍設置的主因。

「站立式小便斗的普及,制約生理男性上廁所的方式。」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王儷靜談到,愈來愈多國家減少站立式小便斗,而在台灣,男孩小時候在家,大多用坐式馬桶,不該被規定出門就要站著小便。性別友善廁所的增加,有助男生自由選擇「方便」的姿態。

性別友善廁所也能提升隱私性。新北市國中性別平等輔導團專任輔導員、三民高中教師李靜美觀察,校園男廁多半設置站立式小便斗,只以短淺的隔板區隔相鄰便器,「久而久之,男生以為上廁所會被別人看到,是很正常的事,但這怎麼會是正常?」

台灣衛浴文化協會理事長黃世孟坦言,觀念須慢慢養成,若按各教育階段分,建議學生心智成熟的大專校院,優先增設性別友善廁所,比如政治大學已通過《性別自由廁所設置辦法》。接著可在國小設置,並結合性別平等教育,讓學生從小開始養成觀念。時機成熟後,再逐步將性別友善廁所的版圖,擴及到國、高中。

108課綱強調性別平等,公民、生科、童軍、家政都適合融入廁所議題

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也是養成觀念的重要環節。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解釋,現行108課綱,已將「性別平等」列為19項議題之一,鼓勵各科融入相關概念。

李靜美觀察,有關性平與廁所的教案愈來愈多,在公民與社會課堂上,就有老師以廁所為例,安排學生探討生活中的隱私權。

 

全文請見 翻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