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稱世新性別所無法替代 畢業生憂裁所恐損北台性平教育

發佈日期:
2023-01-12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民團稱世新性別所無法替代 畢業生憂裁所恐損北台性平教育

世新大學資料照片,陳昱凱攝

世新大學 記者/鄭禧、蔡翌暄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傳將調整,促使系所師生組織反停招小組,調整消息也受到性平團體、畢業學生關注及聲援。有性平團體代表強調,任何學校都無法代替世新性別研究所,世新應善用傳播優勢,將性平意識傳遞給大眾。世新性別研究所畢業校友鄭育婷表示,若北部唯一的世新性別研究所被整併,將嚴重減損北部性平教育的推動。

成立近20年的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下稱性別所)於2003年創立,為1995年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0年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2001年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成立後,全台第4所、北北基地區首創的性別所。但據本報先前報導,世新校方有意將性別所改設為行政管理學系下性別單位。

稱世新性別所無可替代 民團:傳播結合性平教育力量非常大

然而,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莊淑靜指出,據《2022年開設與性別議題相關課程概況統計表》顯示,我國大專校院專攻性別議題的相關課程,開設比例僅有0.22%,可見性平教育難以在台全面落實,若性別所能持續存在並擴充教學量能,將有利性平教育普及化。

莊淑靜說明,性別所在培養性平教育人才上擔綱重任,栽培出許多優秀的性平工作者,相關人士除了把在學收穫運用於倡議工作中,再加上由於當今民眾普遍只信任專業學者的學術意見,性別所學生未來若能針對性平議題,向大眾提供相關學術研究與知識,將更有效的說服整體社會落實性別平權。

「世新性別所在NGO(非政府組織)界是大招牌。」鄭育婷強調,世新性別所身為北北基唯一的性別所,除了相對其他地區更具有充足的教學資源,且許多NGO團體和政府部門總部都在台北,世新應把握性平推動的豐厚量能,安排更多相關課程或增加學生與性別團體交流的機會,藉此提升倡議效果。

肯定世新性別所學習成果 畢業生:做過最正確的決定

鄭育婷認為,世新性別所若未來真被整併為行管系下的性別單位,校方能給予的資源,必然少於原先的獨立研究所,恐嚴重損害北台灣性平教育推動,「等於是在開倒車。」而作為性別所畢業校友,現赴美攻讀心理諮商的鄭育婷提及,性別所的學習經歷,對他目前的諮商研究也有很大助力。

鄭育婷舉例,當今婦女與性少數族群的諮商需求更多於過往,但每當接觸到相關個案時,他都能靠著在性別所學到的豐厚性別理論和背景知識,更完整與切身的考量該族群的服務需求。

 

全文請見 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