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政府看過來——勞動力短缺+低生育率,解套有方!2023年婦女節建言記者會
企業、政府看過來——勞動力短缺+低生育率,解套有方!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2023年婦女節建言記者會會後新聞稿
今天是婦女節,托盟邀集跨黨派立委召開記者會,喊出「撐起女性勞動力,挽救台灣低生育率」,共同向政府與企業提出三項嚴正請求:一、所有企業皆應落實ESG,揭露「支持女性就業與支持員工育兒」的相關作為。二、台灣永續發展指標(SDGs)應納入「女性勞動力」永續項目。三、政府應儘速推動「新增親職假」(彈性育嬰假)修法,實踐職場和家庭內的性別平等。
托盟召集人劉毓秀直接點出,台灣去年生育率0.87,出生人口僅13萬多,更驚人的是育齡女性人數正斷崖式崩跌,若維持目前生育率,二十年後人數將大幅減少175萬人,減幅達1/3,等於生小孩的媽媽不見了!他以瑞典跟德國為例,該國女性就業率、生育率雙高的關鍵在於,破除傳統性別角色、提供普及公共托育、改革育嬰假,先提升女性勞參率,進而提升生育率。看回台灣,女性在育齡階段就退出勞動市場,成熟勞動力比瑞典德國少了數十個百分點,表示我們可以進步的空間很大!「女性位居人口難題的中心點,因而成為經建政策的中心考量」他引用挪威著名學者Helga Hernes的名言提醒政府與企業應拿出具體作為,實踐性別平等,認定每一位國民作為「勞動者+育養者」雙重角色,才能確保台灣永續發展。
托盟發言人黃喬鈴說明,現代女性注重職業生涯的永續發展,不輕易放棄工作,確保環境職場友善育兒,才願意生養小孩。企業應自主遵循GRI準則編制永續報告書,揭露組織如何支持女性就業與員工育兒,尤其企業當前使用的勞動力,是社會過去的積累,更應承擔催生未來勞動力的責任。他也直指,行政院台灣永續發展指標將聯合國「支持女性、男性充分就業」目標窄化成「降低失業率」,一來女性角色不見了、二來台灣有大半女性因育兒家務被困在家,未進入勞動市場,何來就業與失業的問題?呼籲政府重新聚焦在支持女性就業。
全文請見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