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跨」越的界線 跨性別運動員參賽爭議再起

發佈日期:
2023-04-19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願景工程

2023-04-10 政治大學新聞系學生/劉亭妤、李昀璇、姚希亮、張博翔

編按:我國拳擊好手林郁婷日前在世錦賽贏得銅牌,卻因性別檢測異常遭取消資格,引起體壇議論。近年來隨著奧運開放跨性別運動員參賽,運動賽事開始增加實施選手睪固酮濃度檢測,世界田徑總會近期更宣布,將全面禁止經歷過男性青春期的跨性別者,參加女子組賽事,以維護競賽公平性。 開放跨性別選手參賽有什麼問題?睪固酮濃度檢測公平嗎?女性運動員與跨性別運動員的權益該如何權衡?政大學生的深入報導中,從國際案例到國內狀況,跨性別運動員與女性運動員現身說法,談談運動賽場上的性別問題。

紐西蘭運動員勞瑞爾.哈伯德(Laurel Hubbard)曾是一位男性舉重選手,在33歲時進行性別激素治療,多年後他以「跨性別女性」的新身分重新參賽,並在43歲時成功取得東京奧運參賽資格,成為奧運史上首位跨性別運動員。哈伯德被視為體育界接納性別多元化的進步案例,不過也有許多人質疑,跨性別運動員參賽對其他女性公平嗎?

 

事實上,國際奧委會自2004年便允許跨性別者參賽,但要求跨性別運動員必須進行變性手術,同時要接受至少兩年的賀爾蒙治療,條件相當嚴苛。2015年奧委會放寬規定,不再要求一定要進行變性手術,而是規定女運動員的血液中睪固酮濃度必須低於10nmol(納莫耳),且宣告性別認同時間須四年以上,即可符合資格。

 

這項標準在國際體壇引發爭議,國際游泳總會(FINA)、國際橄欖球聯盟(IRL)等體育團體皆以「維護競賽公平」為由,不允許「經歷過男性青春期」的跨性別運動員參加女子組賽事。世界田徑總會(World Athletics)近期也決議,為維護女子組比賽公平性,只要跨性別運動員曾經歷男性青春期,不論其體內睪固酮濃度高低,皆不得參加女子組國際田徑賽事。

 

配合國際運動賽制,教育部體育署在2023年的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及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首度開放跨性別運動員依照性別認同參賽,原則上依照國際奧會的認定標準,而田徑、網球、游泳及自由車等項目則依照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訂定的規範。

  • 標準

難以「跨」越的界線 跨性別運動員參賽爭議再起

2023-04-10 政治大學新聞系學生/劉亭妤、李昀璇、姚希亮、張博翔

編按:我國拳擊好手林郁婷日前在世錦賽贏得銅牌,卻因性別檢測異常遭取消資格,引起體壇議論。近年來隨著奧運開放跨性別運動員參賽,運動賽事開始增加實施選手睪固酮濃度檢測,世界田徑總會近期更宣布,將全面禁止經歷過男性青春期的跨性別者,參加女子組賽事,以維護競賽公平性。 開放跨性別選手參賽有什麼問題?睪固酮濃度檢測公平嗎?女性運動員與跨性別運動員的權益該如何權衡?政大學生的深入報導中,從國際案例到國內狀況,跨性別運動員與女性運動員現身說法,談談運動賽場上的性別問題。

紐西蘭運動員勞瑞爾.哈伯德(Laurel Hubbard)曾是一位男性舉重選手,在33歲時進行性別激素治療,多年後他以「跨性別女性」的新身分重新參賽,並在43歲時成功取得東京奧運參賽資格,成為奧運史上首位跨性別運動員。哈伯德被視為體育界接納性別多元化的進步案例,不過也有許多人質疑,跨性別運動員參賽對其他女性公平嗎?

 

事實上,國際奧委會自2004年便允許跨性別者參賽,但要求跨性別運動員必須進行變性手術,同時要接受至少兩年的賀爾蒙治療,條件相當嚴苛。2015年奧委會放寬規定,不再要求一定要進行變性手術,而是規定女運動員的血液中睪固酮濃度必須低於10nmol(納莫耳),且宣告性別認同時間須四年以上,即可符合資格。

 

這項標準在國際體壇引發爭議,國際游泳總會(FINA)、國際橄欖球聯盟(IRL)等體育團體皆以「維護競賽公平」為由,不允許「經歷過男性青春期」的跨性別運動員參加女子組賽事。世界田徑總會(World Athletics)近期也決議,為維護女子組比賽公平性,只要跨性別運動員曾經歷男性青春期,不論其體內睪固酮濃度高低,皆不得參加女子組國際田徑賽事。

 

配合國際運動賽制,教育部體育署在2023年的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及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首度開放跨性別運動員依照性別認同參賽,原則上依照國際奧會的認定標準,而田徑、網球、游泳及自由車等項目則依照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訂定的規範。

2023全中運、全大運,體育署開放跨性別運動員參賽。圖/教育部體育署

2023年的全中運及全大運,體育署首次開放跨性別運動員參賽。圖片來源/教育部體育署

 

體育署開放跨性別參賽,女運動員質疑男女體能有先天差異

 

許多女性運動員得知開放跨性別參賽後,都抱持反對意見,擔心可能會影響競賽的公平性。圖/取自Unsplash

部分女性運動員擔心開放跨性別運動員參賽會影響比賽公平性。圖/取自Unsplash

儘管領獎資格遭到剝奪,體能受到性別重置醫療過程的影響,她仍會堅持繼續跑下去,並以自身經歷為跨性別運動員發聲。圖/取自Unsplash

跨性別運動員參賽不只要忍受異樣眼光,更可能會被剝奪得獎資格。圖/取自Unsplash

 

那麼跨性別運動員又是怎麼想的呢?我們訪問了臺灣首位公開出櫃的跨性別女性跑者——王渝溥,以男生身分長大的「他」,現在是一位女性跑者,她以自身經驗指出,跨性別運動員未必佔有優勢。..

 

 

全文請見 願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