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生孩!懷孕醫恐被迫值大夜班 立委轟醫院評鑑開性平倒車
發佈日期:
2023-05-11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左起為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徐維琪、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代表李醫師、民進黨立委范雲、陳靜敏。圖/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提供
疫情趨緩後,衛生福利部重啟醫院評鑑,但根據醫策會公布之最新版評鑑基準,原本比照勞基法第49條第一項保障懷孕哺乳的醫師不用值大夜班的條文,已遭刪除,取而代之的內容,是比照罰則較輕的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1條第一項。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與多位執政黨立委、婦女新知基金會召開記者會,痛批衛福部身為主管機關,不盡快將相關保障直接入法,還在評鑑條文大開性平倒車、罔顧醫師孕產權益。
民進黨立委范雲指出,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第4條及第11條皆提到,締約國應提供母性保護措施,並在工作方面享有健康、安全、生育機能之保障;而國際勞工組織(ILO)在2000年所發布之「母性保護公約」(C183),也要求會員國應針對女性生產及產後,提供相關就業保障。
「衛福部不要讓女性醫師的權益被軟土深掘!」范雲表示,雖然大法官釋憲將勞基法第49條第一項判定違憲,但釋憲後大法官也正式澄清,其他像次的母性保護規定依然有效,勞動部也已提出修正草案。衛福部這次卻片面引用大法官釋憲當擋箭牌,刪除母性保護相關評鑑條文,這不但是對釋憲重點的錯誤理解,也忽視勞動部先前特地出面澄清、保護孕哺勞工權益的精神。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表示,台灣本來就是個工時極高的國家,竟還允許任何一個職業無毫無限制地夜間輪班工作,連懷孕醫師夜間工作的限制,這種夜間工作規範裡最基本的權益保障,都放在管制效力極低的醫院評鑑一個小小項目裡,今天還把這一個小小的項目刪掉,讓醫師難以生育照顧下一代,台灣毫無疑問會繼續穩坐全球生育率最低前三名。
全文請見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