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盼35.6歲生育「凍卵補助熱議」 國健署:公費補助不符公平性
發佈日期:
2023-05-19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台灣凍卵協會調查發現,台灣女性預計生育年齡落在35.6歲,婦產科醫師提醒,此理想年齡已落在高齡產婦範圍,女性在做人生規劃時,了解自己卵實力也是重要議題。記者許政榆/攝影
因晚婚晚育,凍卵、人工生殖需求漸增,部分醫師建議,政府應補助凍卵,而桃園市、新竹市相繼提供凍卵補助,台北市、台南市也有議員提案要求市府補助凍卵、卵巢檢測費用。不過衛福部國健署表示,凍卵屬於侵入性手術,費用昂貴,且凍卵後的平均使用率偏低,不到一成,公費補助不符合社會公平性。
台灣凍卵協會公布最新「凍卵行為認知、生育保存意向」調查,顯示我國女性理想生育年齡為卅五點六歲。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林時羽表示,女性卵母細胞數量隨年紀遞減,青春期廿五萬顆,卅歲前僅剩八萬顆,卅五歲後卵子數量、品質急速下降,以產科醫師角度來看,此年齡已達高齡產婦標準。
不過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日前召開專家會議討論公費凍卵的可行性,但專家認為,這為侵入性醫療技術,有其副作用,且凍卵後生育決策可能延後,除了人工生殖成功率降低,高齡懷孕情況將更惡化。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黃建霈也持保守態度。他說,如採全面性補助,反不需凍卵的女性也來申請,反而延誤生育時間,增加高齡懷孕風險。政府如提供凍卵補助,以罹病須先行治療,暫時不宜懷孕的女性為主。「不然大撒幣後,不見得會有好結果。」
全文請見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