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經濟系學會選舉、中一中園遊會歧視風波 「 綜合性平等法」草案明年送立院
發佈日期:
2023-06-26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台大經濟學系學生會選舉候選人政見涉性別歧視,台中一中學生在園遊會以歧視性諧音「烯環鈉」(讀音似台語「死番仔」)命名攤位,引發爭議。行政院將提出綜合性的「平等法」草案,已召開研討會與兩場公聽會,草案預計明年送立法院審查,盼消弭來自各生活領域的歧視。
行政院官員表示,去年5月,行政院通過的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當中列入制定綜合性的「平等法」,兩公約國際審查委員也大力呼籲我國制定法案。
他強調,目前我國既有的「反歧視條款」分散於不同法律中,經盤點,約有20部法律,包括「性別工作平等法」、「就業服務法」、「入出國及移民法」、「住宅法」等,其中「就業服務法」禁止歧視的特徵共有18種,涵蓋種族、年齡、性別、婚姻等。
官員指出,這20部法律的規定並不一樣,有的採申訴機制,有的訂有行政罰,其中又以「就業服務法」與「性別工作平等法」的法律效果最為明確清楚,因此綜合性的「平等法」將補強現行法律不足部分及尚未規範者,例如商品服務、私人契約廣告等。
官員解釋,之所以稱為「綜合性」平等法,其實就是一部廣泛、全面禁止各種歧視的法律,涵蓋所有範圍。而歧視行為可概分為類別與領域,前者指宗教、族群、年齡與性別等特徵,後者為就業、學校等場所領域,而訂有綜合性平等法(反歧視法)的德國、英國、加拿大、瑞典等國,對於禁止歧視特徵均採明確列舉方式,但我國有哪些具體特徵有必要入法,還要進一步討論。
全文請見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