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新知運動史料 展現女性以行動推台灣民主浪潮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日電)婦女新知基金會性別與人權老照片特展今天開幕,以運動史料為基礎,
回顧當年壓迫處境,女人又如何行動回應,成為台灣民主化浪潮前進力量,逐步改造體制和性別文化。
婦女新知基金會以運動史料為基礎推出性別與人權老照片特展」,1日在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開展,基金會歷任董事長等重要幹部出席合影。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2年7月1日
1980年代初,一群女性主義者成立「婦女新知雜誌社」,並在1987年集資轉型為婦女新知基金會,隨後推動「性別工作平等法」、「民法」親屬繼承編等多項修法、立法,並監督婦女政策、推動女性參政、培力女性參與公共事務,並在今天以特展述說這段歷史。
婦女新知第4及5屆董事長、前民進黨立委尤美女在開幕記者會上致詞表示,基金會從1987年反對國父紀念館女服務員滿30歲就要離職抗爭運動,成立「男女工作平等法」法案小組,開始走入國家體制、與立委溝通,讓女人從私領域走入公領域。
婦女新知現任董事長姜貞吟指出,台灣在1994年就曾有過「女人連線反性騷擾大遊行」,但20年來婦女新知仍常接到婦女受到性騷擾或歧視的求助,顯示法規落實與社會慣習與文化高度相關,台灣與國外Me Too運動時間差了5年,是什麼機制、結構導致,須要更多反省檢討。
「跟著她們的步伐往未來走去—婦女新知基金會性別與人權老照片特展」共4展區,「遠眺她們的日常」展出性別歧視話語布條、婦運前輩述當年影片;「拓荒者與她/他們的的足跡」呈現歷史上議題推進歷程;「在此刻相遇」以相片回到抗爭現場;「承接在她們之後」以扭蛋認識台灣仍待改善的24個性別不平等現象。
特展即起至8月6日,每天9時30分到下午5時30分,在剝皮寮歷史街區147、149展間展出,每週一休展;且7月9日、29日舉辦講座,分享「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理念與歷程,須事先上網報名。(編輯:李亨山)1120701
全文請見 風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