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很「男」嗎?:進擊的地方爸爸︎

發佈日期:
2023-10-26
文章分類:
文章分享

育兒,很「男」嗎?:進擊的地方爸爸︎

隨著性別教育的普及、育嬰政策的鬆綁,越來越多男性加入育兒工作,家庭不再是過去既定印象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然而他們也遇到不少挑戰,有時是沒有學習的對象,有時是遇到壓力無法找到舒緩情緒的管道。這是夾雜在新舊時代之間的男性所面臨的挑戰,也是他們走出刻板社會角色時,一個需要嘗試及面對的過程。

以促進男性身心健康為宗旨的社福據點「城男舊事心驛站」(以下簡稱城男),提供男性諮詢與關心、課程與活動、休息與聚會的空間,近幾年也協助越來越多男性在實際照護以及心態建立上,成為一位育兒者。

主任涂耀丰指出,除了政策的鬆綁之外,經濟結構的轉變為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當女性可以選擇不為育兒放棄事業,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刻板印象被大幅鬆動,男性也不再像過去只能依靠工作表現,作為自我價值的評價。

顏志豪(圖右)與檸檬(圖左)。

男性育兒的困境與束縛

不只是政策及社會環境變遷讓男性選擇投入育兒工作。台灣傳統的家庭教育不輕易表露情感,鮮少聽到父母說「愛」的普遍現象,更是一整個世代的共同記憶。許多男性在小時候並未從父親身上感受到情感連結,便希望能在自己這一代有不同作法,透過行動扭轉過去刻板的形象。

為男性育兒提供支援

為了降低男性育兒的門檻,2022年8月,國民健康署推出首部準爸爸專屬《爸爸孕產育兒衛教手冊》,提供一歲前的育兒重點知識,從爸爸視角出發,諮詢學者專家,整理男性在育兒過程中會面對到的問題及需求。

比方說,手冊中會介紹男性如何協助伴侶舒緩孕期不適、共同經歷因為流產帶來的情緒低潮、或是待產時幫助減痛、留意產後憂鬱等狀況,協助男性在不同階段學習為伴侶提供情緒支持和實質協助。

 

全文請見  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