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33萬女性照顧老幼而離職 職場不友善+豬隊友 讓人不想生

發佈日期:
2023-11-28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台灣年輕女性的勞參率,其實比美國等等國家要高,但根據統計,女性勞參率從29歲以後,就開始一路下滑,跟男性在39歲以前是一路上升,呈明顯相反落差,因為台灣女性為了照顧小孩或長輩,就高達33萬人退出勞動市場,勞參率比別國下滑的快,而女性想要再工作,職場環境對二度就業接受度不高,加上不少家庭的傳統觀念,仍將育兒重擔交給女性,即使是雙薪家庭,種種原因,也導致女性不想生,台灣要救生育率和勞參率,就得創造友善職場和具備共親職的觀念。

 

人力資源整合公司創辦人蔡淯鈴:「我們發現在同一個產業裡面,根據企業的ESG報告書,好的公司跟不好的公司,他們的出生率可能相差10倍,在疫情的期間,很多公司都已經去發展出來,居家辦公或是讓員工把小孩帶來辦公室,公司如果可以保留這些措施,保留這些已經建立的機制,那給予更多的友善彈性支持,這個部分是很重要的,因為只要公司這些機制保留,員工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怕請假。」

圖/TVBS

遠距辦公疫情期間可以做得到,但疫情後很多公司就取消了這個選項,另外像是彈性工時,比如說8點上班的人5點下班,9點上班6點下班等等,可以讓有小孩的員工方便接送,而不少女性卡在生育和工作間,常不得不要二選一。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111年統計的,各年齡層勞參率,25到44歲,男性是96.04%女性是83.92%,45到64歲,男性勞參率77.79%女性只剩53.88%,再細看數據以5歲為一個級距,男性的勞參率從25至29歲的93.6%,在39歲以前是一路上升,但女性反過來,從25至29歲勞參率是89.5%,之後開始一路下滑,40到44歲掉到只剩7成多,女性為了照顧小孩或長輩,就高達33萬人退出勞動市場。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今年的那個經濟學諾貝爾獎的得主,她的研究一直在就是說,強調的就是說,當這個職場是壓力非常大的,然後工時非常高的,那加班文化然後非常的興盛,然後工時非常的不彈性的,這樣的一些有這樣的特色的工作,其實很難就是把女性就是說留在職場,那再來就是說,這樣的職場要達到薪資上的,就是性別的平等會非常的困難。」

圖/TVBS

圖/TVBS

高工時沒有彈性的工時,加上傳統觀念,即使是雙薪家庭,女性往往是扛起照顧家庭重擔的那個人,也讓女性越來越不想生,其實台灣女性在年輕時的勞參率,比美國等等國家要高,但下滑的很快,而要讓女性能在家庭和職場間平衡,「共親職」很重要就是要有神隊友。

 

全文請見  yahoo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