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法》修法仍無果 單身受孕、代理孕母有望開放?
發佈日期:
2023-12-06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4)日上午審查《人工生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朝野立委皆以改善台灣少子女化為由提出草案,共有8個版本,期望鬆綁人工生育規範,反而行政院尚未提出草案。
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因為法條還在內部討論中,針對較有爭議的「代理孕母」,仍有倫理、法律及兒童權益等問題需解決;也建議召開多場公聽會,謹慎研擬修法內容。
-
《人工生殖法》修正案審查 代理孕母爭議待解未提政院版
爭議點1:單身者及女同志配偶可先修法適用?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指出,目前單身者及女同志配偶進行人工生殖違法,只能冒著極大醫療風險到海外尋求代孕,耗費數百萬台幣,還可能遭到海外生殖機構仲介詐騙。
婦女新知基金會認為,修改「僅夫妻可使用人工生殖技術」,此一歧視單身女性與女同志配偶之規定與「開放代理孕母」,是2項可分開處理的修法議題,應優先完成前項的修法,也就是讓單身女性與女同志配偶有使用人工生殖的權利。
彩虹平權大平台、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三大同志團體也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不同的生育不平等議題應個別處理。
聲明指出,單身女性的生育自主權早在《人工生殖法》立法時就已有討論,卻未被納入;在同婚通過後,符合現行法規要件的女同志配偶,也一直被排除在法律適用範圍之外。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簡稱伴侶盟)也期盼,在性傾向平等的基礎上,儘速開放女同志配偶與單身者使用借精技術。
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回應,單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相對之下確實較無社會爭議。但管制措施方面仍有討論空間,例如不想結婚但有固定伴侶者,想進行人工生殖時,將不會是匿名捐精,而必須是那位固定伴侶等規範細節。
全文請見 yahoo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