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滯的性別革命:台灣性別分工圖像與變遷

發佈日期:
2023-12-26
文章分類:
文章分享

停滯的性別革命:台灣性別分工圖像與變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正處於學者所稱性別革命的第一階段,也就是女性增加有償的市場工作時間,而且進展相對比日本、韓國快;不過,在推動性別革命第二階段卻相對比西方各福利體制國家慢(南歐除外),例如:職家友善政策的制定與推動,以致於台灣的總勞動時數相對高,特別是女性。

有學者認為,女性從事有償的市場勞動,只是走了性別革命的前半段,若要突破因為女性進入勞動市場所造成的分工失衡現象,要繼續進行後半段的改革,就是讓更多男性能夠分擔家庭內部的勞動。

不過,研究發現雖然男女在家庭勞動時間的差異有變小,但女性仍然負責大部分家務,主要是因為女性減少了家務勞動時間,而男性增加的幅度有限。遲遲無法鬆動家庭勞動的性別界線,讓後半段的性別革命沒有明顯的進展,成為學者口中停滯的性別革命。只走了一半的改革所造成的性別分工失衡,與很多現象息息相關,例如:家庭關係品質、職場性別不平等、職家衝突、生育意願等等。

這些立基在歐美社會的討論,提供了一個視角來檢視正在快速變動的台灣,特別是台灣正面臨少子化,且雙薪家庭的比例達到6成以上(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2023)。本文透過「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的資料【註1】輔以國外學者的研究,以世代和生命階段為經緯,嘗試回答三個問題,初步探究台灣性別分工的變化。分別是:

一、男性與女性的工作和家務時間是否有改變?

二、女性是否有第二輪班?

三、台灣的性別分工和其他國際社會是否有差異?

 

Q1:男性與女性的工作和家務時間是否有改變?

家務勞動(不包含照顧)時間(圖1右)方面,男性在不同生命階段變動不大,幾乎都維持在每週5小時,女性則在進入伴侶關係或者有小孩之後,從每週近7小時上升至15小時左右。男女的家務勞動時間差異,從進入伴侶關係之後,大致維持在每週10小時。

{638390924852629025}_1225-2.png

圖1:不同生命階段的工作與家務勞動時數。|Photo Credit: 本文作者提供

Q2:女性是否有第二輪班?

在有0-6歲小孩的階段,男女的總勞動時數都大幅增加,而女性的總勞動時數每週平均高於男性10小時,主要是因為照顧時間遽增,雖然女性的工時減少,但無法抵銷照顧時間增加的幅度,女性第二輪班的現象比較明顯。當小孩7-17歲時,男女的總勞動時數雖然降低,但依舊高於前面兩個階段,此時,女性的總勞動時數每週平均高於男性2小時。

{638390925449238336}_1225-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