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C最新《全球女性工作指數報告》:女性勞動參與率提升 但完全消除性別薪酬差距需逾50年

發佈日期:
2024-04-05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PwC於國際婦女節前夕發布最新《全球女性工作指數報告》(Women in Work Index)與《職場包容性指標報告》(Workplace Inclusion Indicator Index),針對全球23,000名女性工作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2022年女性整體勞動參與率雖然提升但性別薪酬差距卻擴大,從2021年的13.2%擴大至2022年的13.5%,全球在實現職場性別平等方面的進展仍然緩慢。

公平薪酬與勞動參與

PwC最新《全球女性工作指數報告》顯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33個會員國中,女性勞動參與率在2022年皆有提升,惟薪酬差距十年間僅縮小3%,進展依舊遲緩。按照目前的速度,OECD會員國需逾50年的時間才能夠縮小全體會員國的平均性別薪酬差距。

全球女性工作指數衡量OECD會員國在職場性別平等的進展,並衡量職場性別平等的各種指標,包括性別薪酬差距、女性勞動參與率、男性和女性勞動參與率差距、女性失業率和女性全職就業率。

研究發現,男性與女性在要求升遷(相差9分)與加薪(相差8分)的傾向上存在顯著差距,然而,包容性指標得分前四分之一的女性,其要求加薪的可能性較平均高出1.4倍,要求升遷的可能性則高出1.5倍,他們推薦雇主為卓越職場的可能性也高出2.2倍。今年女性離職意向有所增加,27%的女性計畫在未來一年換工作,略低於男性的離職意向,其中,包容性指標得分較高的女性留任意願較高,證明包容性的重要。

本報告也發現,包容性與自發性發展呈正相關,認為感受到更高包容性的女性,明顯更積極尋找學習和發展新技能(高出1.7倍)。

《職場包容性指標報告》其他關鍵摘要

  • 包容性可支持女性為未來職涯做準備,這對於推動職場性別平權至關重要。包容性指標得分較高的女性認為AI將為其工作帶來好處,清楚知道其工作所需技能未來五年的變化,並更有信心雇主會協助發展關鍵技能。
  • 工作模式方面,混合工作模式(定義為混合遠距和實體工作的模式)的男女都具有最高的包容性指標得分,得分較高的女性也較不容易受到過度勞動的影響,也較不感覺工作負荷經常無法控制。
  • 職位高低對包容性指標得分有重大影響,高階行政和管理職女性的職場包容性得分明顯高於非管理職女性。
  • 千禧世代在職場感受的包容性最高,其次是Z世代,然而,Z世代是唯一女性感覺與男性相似的一代。
  • 報告納入的26個產業中,科技業的女性包容性指標指數得分最高。

全文請見  P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