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同工不同酬 台灣性別薪資差距高於OECD多國

發佈日期:
2024-06-04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隨著經濟發展,女性投入職場的比例不斷增加,但即使在現代高收入國家,男女同工不同酬現象,依然存在。像是在我們台灣,勞動部調查,今年兩性同酬日是2月23日,代表男女薪資差距為54日,換算下來,女性需要比男性多工作近2個月時間,才能達到相同薪資待遇。因此如何讓女性員工投入工作之餘,也能兼顧家庭責任,是越來越多企業目標。

圖/TVBS

圖/TVBS

記者劉彥萱:「勞動部每年都會發布同酬日,而我國今年兩性同酬日,是訂在2月23日,代表女性在前一年工作一整年後,還需要多工作54日到今年2月23日,才會和男性得到同樣的薪資待遇,雖然比去年進步4日,但也顯示了兩性薪資,仍存在明顯差距。」

女性需要比男性,多工作近2個月,才能得到同樣報酬,我國去年女性平均時薪318元,男性373元差距14.7%,近五年幾乎都在15%左右,雖然低於日本的21.3%,南韓31.2%和美國17%,但進步速度,比許多歐洲國家慢了許多,甚至也超越OECD國家平均。

婦女新知基金會祕書長覃玉蓉:「台灣的性別薪資差距,跟OECD國家跟歐盟國家比,我們的排名其實是後面的,歐盟跟OECD他們的性別薪資差距,大概可能落在,10%到12%之間,我們勞動部每年在公布同酬日的時候,非常喜歡跟美日韓三個國家比,但是其實我們一直不認為,勞動部應該跟美日韓這三個國家比,所謂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國家,但它從來沒有積極處理,性別薪資差距的國家,那也就是說這三個國家,在國際上的比較它們三個國家表現是特別差的,那我們勞動部往年都跟,就是說世界上表現大概,非常差的這幾個國家比,然後顯得台灣好像做得不錯,但其實不一定是如此。」

從勞動部最新公布的,畢業生起薪來看,去年踏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平均薪資3.5萬元,兩性薪資差距8%,不過觀察到,研究所畢業的男性,多從事薪資高的科技工程領域,導致性別薪資差距達到12.9%,台大經濟學教授樊家忠指出,我國只有少數女性勞動力,投入科技科學領域,兩性薪資差距,與職業選擇行為大有關係。

 

全文請見  yahoo新聞 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