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穎/平權公約不是簽好簽滿了嗎?台灣奧運奪牌主力靠女性、運動領導階層女性卻僅1成

發佈日期:
2024-07-24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作為國家代表隊成員的女性運動員,不僅受到媒體關注,過去也一直為台灣在奧運取得佳績,然而在本屆巴黎奧運強調推動性平的旗幟下,從官方團隊、台灣代表團、中華奧會甚至各項協會,我們的觀念和實踐狀況又是如何?(攝影/陳曉威)

歷年36面奧運正式獎牌,21面由女選手奪下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評論

姜穎/平權公約不是簽好簽滿了嗎?台灣奧運奪牌主力靠女性、運動領導階層女性卻僅1成

作為國家代表隊成員的女性運動員,不僅受到媒體關注,過去也一直為台灣在奧運取得佳績,然而在本屆巴黎奧運強調推動性平的旗幟下,從官方團隊、台灣代表團、中華奧會甚至各項協會,我們的觀念和實踐狀況又是如何?(攝影/陳曉威)

巴黎奧運開幕在即,7月4日台灣奧運代表團的名單出爐,16個項目中共有60位參賽選手,參與女子項目共計34人,占比達56%,超越男子項目的選手人數。

前屆東京奧運,依據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簡稱中華奧會)官網的統計,代表隊選手合計68人,其中35位為女性,比例也超過5成。

代表團的性別比例上,台灣代表團看似已經跟上本屆奧運的性平里程。然而,在教練的性別比例上,東京奧運和巴黎奧運女性教練都僅有12%;上拉至中華奧會的領導決策層級,女性占比更不到1成。

歷年36面奧運正式獎牌,21面由女選手奪下

翻開台灣奧運的征戰歷史,歷屆中華代表團所贏得正式項目的36面獎牌中,有21面是由女子選手獲得;另外有一面則是2020東京奧運林昀儒、鄭怡靜聯手拿下的桌球男女混雙銅牌。此外,台灣首面示範項目金牌(1988漢城奧運陳怡安,跆拳道女子51公斤級)、正式項目金牌(2004雅典奧運陳詩欣,跆拳道女子49公斤級)全都是由女子選手奪下。從參賽到奪牌,台灣運動場域中,女性無疑撐起了半邊天。

當國際奧會視「教練」性別平權為當前重要性平目標時,上屆東京奧運我國代表團各項運動參賽名單,在教練團成員近50人的狀況下,僅有6位女性教練。

奧運、巴黎奧運、性別平權、女教練

2024巴黎奧運,代表團陣中共計39名教練,其中僅5位為女性教練,分別是林玥礽(舉重)、徐曉如(射擊)、陳思薇(射擊)、鄭佳奇(桌球)、楊芯媛(高爾夫)。

若進一步觀察中華奧會的領導決策層級,目前中華奧會主席、副主席以及執行委員組成共有25人,其中女性占比不到1成(僅執行委員中有2位女性)。台灣運動的領導與決策層級中,屬於女性的透明天花板顯然猶在。

台灣456張教練證中,僅26%由女性取得

當然,女性運動領導人才的養成並非一蹴可及,或是簽署各項國際性別平等宣言就能帶來實質的改變。相較於成為頂尖運動員,成就一名教練需要更長的時間。

 

全文請見 報導者

 

延伸閱讀:報導者/評論/姜穎/奧運的性平征途與展望:1896巴黎「厭女」到2024巴黎「平權」之路(另開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