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提名性別比首達46% 婦團:期待出現首位女性司法院長
總統府先前公布司法院正副院長張文貞(左四)、姚立明(右四)及大法官被提名人劉靜怡(左一)、王碧芳(左二)、何賴傑(左三)、陳運財(右三)、廖福特(右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府8月底公布了7名司法院大法官被提名人,並提名現任台大法學院特聘教授張文貞為司法院院長。婦女新知今聲明,提名若經立法院同意,將使司法院大法官的性別比例首度達到46%,任一性別比例都超過三分之一,這也代表我國將出現首位女性司法院院長。面對這種劃時代的進步,相當值得肯定,也呼籲各界摒棄黨派之爭,停止不必要的政治操作,將焦點放在提名人的專業素養與領導能力。
婦女新知指出,大法官性別比例的顯著提升,以及女性司法院長的出現,象徵了從法律體系到全體社會對性別天花板的突破,也是對性別刻板印象的正面挑戰。
新知說,性別團體期許任何一種特質都不該是特定性別的專利。任何性別的任何人,只要在專業、資歷與品德均符合司法院長的標準;一個平等的社會當然可以、也應該有女性司法院長,在一個曾有女性總統執政八年的國家,女性司法院長同樣值得受期待。
婦女新知基金會長年推動性別平等,提倡女性參政。不論執政黨為何,新知持續主張內閣與五院成員的任一性別比例不應低於三分之一。新知認為,相較以往,整體而言這次提名人選在性別比例、性別意識及人權價值都有進步,尤其是首次出現提名女性院長人選,這一歷史性的時刻,不僅彰顯了性別平等的進展,更是我國司法體系的一大進步。
全文請見 聯合新聞網
延伸閱讀:新聞稿:2024/10/18 婦女新知基金會
【新聞稿】性別的憲法重量:期待性別平等的司法院
日前,總統府於8月30日公布了7名司法院大法官被提名人,分別為:張文貞、姚立明、何賴傑、陳運財、王碧芳、廖福特及劉靜怡;並提名現任臺大法學院特聘教授張文貞為司法院院長。此番提名若經立法院同意,則將使司法院大法官的性別比例首度達到46%,任一性別比例都超過三分之一。這也代表我國將出現首位女性司法院院長。面對這種劃時代的進步,我們認為相當值得肯定。
因為大法官性別比例的顯著提升,以及女性司法院長的出現,象徵了從法律體系到全體社會對性別天花板的突破,也是對性別刻板印象的正面挑戰。過去,只要談到「司法」,理性、客觀、中立的「正派男性」形象總會在多數人腦中一躍而出,即使出現女性,除了溫和外,多數人似乎別無期待。
我們長期呼籲總統提名大法官及立法院審查時應關注性別比例、性別意識及人權價值。相較以往,整體而言這次提名人選在性別比例、性別意識及人權價值都有進步,尤其是首次出現提名女性院長人選,這一歷史性的時刻,不僅彰顯了性別平等的進展,更是我國司法體系的一大進步。婦女新知基金會長年推動性別平等,提倡女性參政。不論執政黨為何,新知持續主張內閣與五院成員的任一性別比例不應低於三分之一。
我們更殷切期盼,性別不是任何專業的障礙。無論是在司法或其他公共領域,專業、經歷與品德才是衡量領袖的標準。我們呼籲各界,以開放的心態看待此次提名,停止不必要的政治操作,並將焦點放在提名人的能力、品格與對公民社會的貢獻,共同為建設一個更加公平公正的社會而努力。憲政需要體現性別平等,我們期待由女性帶領的司法院,讓我們共同走向更具多元包容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