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婚將滿周年 逾九成民眾認為沒有影響

同婚合法化將滿週年,民團「彩虹平權大平台」今公布民調,有高達92.8%的民眾表示同婚通過對個人沒有造成影響,而在跨國同婚與同志收養小孩的議題上,皆有五成以上的民眾支持。
立法院在去年5月17日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5月24日正式實施,開放同性伴侶辦理同婚登記。
婚姻平權大平台近期轉型成為「彩虹平權大平台」將繼續推動同婚專法的未竟事項,並努力消除性別不平等,推動多元共好的台灣,今日召開「同婚一週年,大家接受同志了嗎?」記者會,公布民調數據。
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呂欣潔表示,這次的民調有高達92.8%的民眾表示同婚通過對個人沒有造成影響,再次戳破過去反同勢力的謊言;而在跨國同婚及同志收養小孩這兩項同婚專法的未竟事項,分別有53.8%及56.8%的民眾表示支持,但針對同志透過人工生殖生育下一代的支持度只有42.1%,顯見未來在完善同婚專法的工作上,仍需要積極向社會溝通。
民調顯示,有74.1%的受訪者可以接受在路上看到一對男女親吻,但只有48.2%的受訪者可以接受在路上看到一對相同性別的兩人接吻,呂欣潔表示社會看到異性戀與同性戀的態度仍有落差。
在社會接納度部分,民眾對於自己的同事與同學、上司與老師或是醫生甚至親戚是同志,接受度都有超過65%,但對於自己的小孩是同志,民眾接受度不到五成,可見與同志的親疏遠近關係仍深深影響民眾的態度。
呂欣潔表示,在民調中值得注意的是民眾對於自己的小孩在學校學習同志相關課程,接受度高達5成3,尤其30至39歲及40至49歲的年齡層,接受度高達67.6%及55.1%,顯見有學齡子女家長族群對學校教授同志相關內容的接受相當高。
台大社工系助理教授Ciwang Teyra提到,同婚通過前,社會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其中一種聲音是會造成社會崩解、社會大亂,但從民調可以看到同婚通過後,超過九成的人對個人沒有影響,當時所擔憂的人不會造成衝擊,真正受影響的就是原來無法結婚、終於可以獲得法律保障的人,但詢問民意同婚對於社會整體的影響,仍有近三成的民眾認為是負面影響,反應出部分民眾的焦慮和擔憂,凸顯出社會結構中仍存在著對同志的刻板印象和污名。
無黨籍立委林昶佐表示,目前倡議平權提到的人工生殖與收養,對很多異性戀家庭來說也是重要的問題,未來也會持續努力促成修法。
民進黨立法委員范雲表示,看到民調結果相當振奮欣慰,民意的傾向也符合國際趨勢,而非許多人擔心的造成社會的動盪或崩潰,就收養、跨國同婚等政策民意支持度也超過六成,這對未來的立法推動相當有幫助。
本次民調委託趨勢民調公司執行,調查對象為全台22縣市且年滿18歲的民眾,調查期間為4月29日到5月2日,採用電話調查方式,市話以分層比例隨機抽樣進行;手機依照NCC公布之電信碼(前五碼)再加入尾五碼亂數隨機抽樣進行,有效樣本1,086人,其中市話完成755位、手機完成331位,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 3.0個百分點之內。
【本新聞轉載自自由時報-吳書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