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益善-左邊女孩專欄/沒有隱私的身心障礙者,與強迫曝光的赤裸人生

發佈日期:
2021-08-23
文章分類:
文章分享



說實話,就可以改變現況嗎?
然而,我的人生並沒有因為激烈的叛逆而比較順遂,反而因此有更多人刻意詢問我的情況、更多老師直接在課堂中點名我的病情,讓全班一度陷入尷尬;也有老師在了解我的狀況後,「好心」提醒我繼續申學讀書會很辛苦、出國念書也是。

仔細一想,在這個凡事講求「隱私權」的時代裡,卻似乎無處不暴露身心障礙者的個人資訊,時時刻刻我們必須刻意證明自己是「特殊人物」。舉例來說,如果拿出「學生證」證明學生身分,不會有人用異樣眼光看你;但若拿出的是「身心障礙手冊」或相關證明,卻總是有那麼一點尷尬。

作為身心障礙者,在群體裡都盡可能的隱藏自己和他人的差異,佯裝成和其他人一樣,但只要走在街上、吃飯時、做出任何行動,最先引人注目的永遠是我,肢體障礙的朋友們,是不是連隱私權都沒有?

身心障礙者自出生看病就要被醫院紀錄,受教育過程中,校方也以各種名義加了註記,彷彿你天生貼了「特殊人物」的標記。大學時曾經有老師在第一堂課向所有同學發問:「為什麼她的座號和你們不同?什麼是癲癇?」就連國家考試也將身心障礙考試列為獨立的項目。

更不用說出了社會,不只上公車、捷運、高鐵需要使用「愛心卡」,就連去博物館、音樂會及表演廳購票時都需要拿出「手冊」來「證明」身分,尤其對只有單手使用自如的我,拿出來之後又必須馬上收起來實在不便。

我更痛恨走到哪裡都要給別人看的身心障礙手冊,難道不能與健保卡合併?或是用輸入身分證字號的方式判定票別嗎?如此更別提網路上的流言蜚語、人肉搜索與霸凌等,我早在現實生活中就已活生生的曝光於眾。

諷刺的是,國家在許多地方為了行政方便,將我們的身分無止盡的曝光於眾,但到了職場,卻根本沒有人真正在乎身心障礙者有什麼病。儘管學經歷再優秀,在無法看見本人特質時,就必須先表明疾病狀況,根本只會成為平等就業的絆腳石。我曾經在面試的場合,因此遭受各種質疑,甚至被「刷掉」。即便順利錄取進入職場,業務來臨時大家卻又會「忘記」你的疾病,該給的(工作)照樣少不了。

在職場上,「疾病的註明」並非真的讓老闆、同事們能夠理解疾病,調整並提供合適的職務,更不是友善的象徵。許多老闆想的是,薪水能不能更低?業務分配會不會很麻煩?

我待的公司中,許多資深前輩都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他們可以互相討論去哪家醫院看病,媽媽同事們則會互相分享產後保健藥品。然而在我的經驗中,卻只體會到,我的身障者身分只是加深了「無法配合」、「很多事都不能做」的印象。

我這才明白,讓人有刻板印象或不信任感,並非是因為我的疾病,而是因為我是「少數人」,我和他們不一樣,或社會需要把我們劃分成那群不一樣的人。我們根本沒有心理準備的時間與選擇的餘地,對容易受到排擠、受到異樣眼光看待的身心障礙者們而言,隱私從來不存在。

全文請見

相關連結:多多益善-左邊女孩專欄/沒有隱私的身心障礙者,與強迫曝光的赤裸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