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最新民調 36萬母親憂鬱中 全職媽媽更不快樂

發佈日期:
2025-05-06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每年母親節,TVBS最關心「全台媽媽快樂嗎?」根據今年最新民調,全台約有36萬位母親有憂鬱的傾向,其中單親媽媽憂鬱傾向比例較高,家庭主婦也比白領媽媽更憂鬱,《TVBS新聞網》採訪辛苦的媽媽們,從她們的視角了解憂鬱世界,透過健保數據看見女性憂鬱、用藥狀況,學習並呼籲在關鍵時刻,成為全台媽媽的力量。

TVBS 13年8次調查
追出媽媽憂鬱線

「媽媽腦」每天都在跑馬,孩子怎麼教、每天吃什麼、家計怎麼安排⋯⋯就算有幫手,媽媽仍然是家的中樞,默默承受隱形工作與無償勞動的心理負擔,而且365天從不登出!

TVBS新聞和TVBS民調中心自2012年開始,13年八次「媽媽憂鬱傾向」民調。今年3月再度針對20歲以上母親,以美國精神醫學會所發展的憂鬱量表進行調查,訪問902位台灣母親,13年來發現,媽媽憂鬱線從未解除:

{638821406846915870}_0506.png

重度憂鬱者連4年攀升

一年27萬女性憂鬱就醫,比男性多2倍!

TVBS

▲ 媽媽最累的不是身體,是腦子沒休息過。(圖片/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2024年因憂鬱而就醫的患者共有40萬6,802名,其中一年女性有27萬1,814名(66.82%)、男性則是13萬4,988人(33.18%),女性憂鬱是男性的2倍。

女性憂鬱占比最高的年齡層落在60至69歲,共計5萬3,385人(19.6%)、其次則是50至59歲的4萬7,420人(17.4%)、40至49歲4萬1,635人(15.3%),等於中年女性至老年女性憂鬱症比例已占全年齡的半數。

誰接住她們的心事?

25%壓抑不敢說!冒7警訊快拉媽咪一把

 

▲ 根據最新民調,有25%的媽媽選擇獨自承受煩惱。(圖片/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張家銘醫師表示,女性的一生,在青春期、生產、更年期三個階段受到荷爾蒙的影響,比較容易伴隨憂鬱。

「青春期」開始出現經期,可能因此導致生理、情緒都不穩定,也就是所謂經前症候群、經前不悅症,有些人確實會比較嚴重,「更年期」也同樣因荷爾蒙變化,出現停經,可能也因此出現煩躁、焦慮,甚至到憂鬱的程度。

「生產」這件事比較特別,張家銘指出,母親扮演的角色特殊,懷孕的女性在產前、產後都可能出現憂鬱問題,特別是在產後,因生產對女性的轉變是很大的,當媽媽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不是每位女性都能適應,面臨帶孩子、返回職場等挑戰,身兼母親、職業婦女等各種角色,確實會讓部分女性陷入憂鬱的狀況。

{638821408025536518}_0506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