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平等進程,紐西蘭倉促修改《同工同酬法》,低薪照顧工作、公共服務首當其衝

發佈日期:
2025-06-02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紐西蘭《同工同酬法》修法將影響女性勞工權益,女性走上街頭表達訴求。圖/取自 Green Party of Aotearoa New Zealand FB

紐西蘭政府 5 月 6 日在議會以緊急程序修改《同工同酬法》(Equal Pay Act 2020),大幅限縮了「同值同酬」(pay equity)的權利範圍,引發社會譁然。

這項修法將停止目前正在審理的 33 項薪資平等申訴案,申訴者需要在新制度下重新申請索賠,此舉影響超過 15 萬名勞工權益,包括教育、醫療、高等教育、公部門等多個領域的工作者。

{638841329508057902}_0529.png

真正撼動紐西蘭薪資平等進程的契機,要等到 2012 年,長照人員巴特利特(Kristine Bartlett)在致力於工人權益的 E tū 工會等組織協助下,依據《同工同酬法》向雇主提起訴訟,指出自己 20 年來薪資偏低,乃因安養照顧這樣一個以女性為主的行業,在歷史上長期遭低估所致。

經過漫長的司法程序,2014 年紐西蘭法院最終確認《同工同酬法》旨在消除性別歧視,必要時可跨行業比較男性薪資,以此作為原本行業女性薪資偏低的佐證之一。

這一系列判決首次明確了紐西蘭《同工同酬法》不僅指同工同酬,亦保障不同工種間價值相等者也該同酬(同值同酬)。2017 年 4 月,紐西蘭政府與工會達成歷史性的和解協議:全國約 5.5 萬名的安養、身心障礙照顧及家庭看護人員,獲得總額約 20.48 億紐元(約臺幣 367.87 億元)的加薪方案,平均調升幅度約 33%。

2020 年的修法也設立了明確機制,特別保障女性占比超過 60% 的職業群體,使她們能基於「性別歧視導致長期低薪」提出申訴。新法採納「同值同酬」原則,允許女性將自己的職業與其他「技能、責任與資歷相近」且以男性為主的職業進行跨產業比較。當確認存在性別歧視時,女性勞工有權向雇主要求調整薪資,為長期遭受結構性不平等對待的女性勞動者爭取實質平等。

根據紐西蘭婦女部 2023 年的年度報告指出,已有超過 10 萬名紐西蘭勞工透過平等調薪,消除了性別歧視性的差別待遇。這些進展也促使公部門性別薪資差距降至歷史新低,2022 年紐西蘭公部門的男女薪酬差距僅有 7.7%(臺灣 2024 年男女薪資差距為 15.8%)。

全文請見 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