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爾雅、賴婉琪/「六年之癢」?──同婚六週年,那些伴隨結婚而來的種種

發佈日期:
2025-07-12
文章分類:
文章分享

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三讀《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期間,支持同性婚姻的群眾(非文中當事人)自發在下著大雨的濟南路守候。(攝影/余志偉/資料照片)

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使得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同年5月24日施行,全台同志想結婚就能結婚了。忽忽6年,結婚的同志都好嗎?

在同志婚姻制度化之後,親密關係、婚姻決策、家庭動態出現哪些變化、引發哪些關於法律、情感、身體與社會的提問,而學術研究工作者又提出了哪些分析視角呢?

台灣女性學學會(簡稱女學會)舉辦論壇,由學術研究角度思考:同婚的意義是什麼、學術研究如何回應這個重大的社會變化?本文整理論壇與會者的分享與討論。首先,世新大學教授李佩雯開宗明義說:同婚合法,「不單單只是可以結婚而已」,最重要的意義是「同志存在」這件事情,受到法律、政府的認證,身為同志的大家不用再為「自己」解釋。

結婚的理由,不只是愛

馬偕醫學院全人教育中心助理教授白爾雅探討了讓台灣女同志想要結婚的理由,其中最大「拉力」是「想要得到平等的權益」。

有位女同志在2019年5月24日、同婚合法施行的第一天早上,迫不及待衝去戶政事務所登記,她說:「老娘要去結婚了!」結婚是由國家授予的法律權利,「法律承認我們的關係」就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有人結婚,是為了讓伴侶成為孩子的合法家長;也有許多同志提到想要請「婚假」或是領公司福委會的紅包等等,過去專屬於異性戀已婚者的「福利」,終於同志也有機會享受。

也有些人把結婚當作一種出櫃的方式,把婚禮當作告訴他人「我是誰」的契機,也期待用親身經驗鼓勵身邊尚未出櫃的同志們。

不過,結婚涉及身分證配偶欄、戶籍異動,對還沒準備好向原生家庭出櫃的同志來說,不可能偷偷結婚而不被家裡發現;在職場上,通知公司人資部門、請婚假及安排代理人,但要向公司請假需要結婚證書或是喜帖,以台灣人的性別化命名習慣,很容易就會發現結婚對象的性別,所以「結婚就等於出櫃」,阻礙了他們想結婚的意願。

 × 非營利

電子報

贊助

 

 

專欄【性別有事】

白爾雅、賴婉琪/「六年之癢」?──同婚六週年,那些伴隨結婚而來的種種

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三讀《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期間,支持同性婚姻的群眾(非文中當事人)自發在下著大雨的濟南路守候。(攝影/余志偉/資料照片)

評論

全部

2025/6/27

文字

白爾雅賴婉琪

攝影

余志偉

責任編輯/黃鈺婷

同志家庭

同性戀

司法

政治政策

性別平權

婚姻平權

家庭

親密關係

LGBTQ+

婚姻

人工生殖

評論

全部

2025/6/27

文字

白爾雅賴婉琪

攝影

余志偉

責任編輯/黃鈺婷

同志家庭

同性戀

司法

政治政策

性別平權

婚姻平權

家庭

親密關係

LGBTQ+

婚姻

人工生殖

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使得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同年5月24日施行,全台同志想結婚就能結婚了。忽忽6年,結婚的同志都好嗎?

在同志婚姻制度化之後,親密關係、婚姻決策、家庭動態出現哪些變化、引發哪些關於法律、情感、身體與社會的提問,而學術研究工作者又提出了哪些分析視角呢?

台灣女性學學會(簡稱女學會)舉辦論壇,由學術研究角度思考:同婚的意義是什麼、學術研究如何回應這個重大的社會變化?本文整理論壇與會者的分享與討論。首先,世新大學教授李佩雯開宗明義說:同婚合法,「不單單只是可以結婚而已」,最重要的意義是「同志存在」這件事情,受到法律、政府的認證,身為同志的大家不用再為「自己」解釋。

結婚的理由,不只是愛

馬偕醫學院全人教育中心助理教授白爾雅探討了讓台灣女同志想要結婚的理由,其中最大「拉力」是「想要得到平等的權益」。

有位女同志在2019年5月24日、同婚合法施行的第一天早上,迫不及待衝去戶政事務所登記,她說:「老娘要去結婚了!」結婚是由國家授予的法律權利,「法律承認我們的關係」就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有人結婚,是為了讓伴侶成為孩子的合法家長;也有許多同志提到想要請「婚假」或是領公司福委會的紅包等等,過去專屬於異性戀已婚者的「福利」,終於同志也有機會享受。

也有些人把結婚當作一種出櫃的方式,把婚禮當作告訴他人「我是誰」的契機,也期待用親身經驗鼓勵身邊尚未出櫃的同志們。

不過,結婚涉及身分證配偶欄、戶籍異動,對還沒準備好向原生家庭出櫃的同志來說,不可能偷偷結婚而不被家裡發現;在職場上,通知公司人資部門、請婚假及安排代理人,但要向公司請假需要結婚證書或是喜帖,以台灣人的性別化命名習慣,很容易就會發現結婚對象的性別,所以「結婚就等於出櫃」,阻礙了他們想結婚的意願。

「我願意」之後,難說出口的「我放棄」...

除了結婚可能伴隨的出櫃壓力,學者研究也發現,相對於異性伴侶,同志在離婚上常面對社會支持不足、擔心被指責「背叛同運」等壓力。圖非文中當事人。(攝影/余志偉/資料照片)

 

全文請見 報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