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訊【女性生育態度轉變:不是不想生,而是沒有非要生】
發佈日期:
2025-07-14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社會問題不是主因_個人困境才是阻力
導致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中,有一種常被討論的說法是:現代年輕人對國家與世界的未來感到不安,因而延遲或放棄生育。
Hayford與Benjamin Guzzo針對這個可能性也進行了另一項研究,作為近期出版書籍《遠離婚姻與為人父母:探討生育率下降的原因與後果》中的一章。
結果發現,影響女性生育期望的關鍵,不是國家或社區狀況,而是她們對個人生活的滿意度。研究者使用涵蓋3,696名受訪者的「美國趨勢調查」(American Trends Panel)資料分析發現,當個人對自身生活越感不滿,越不傾向預期會生孩子;但對於社會問題或未來不安的看法,並未顯著影響她們的生育決策。顯示決定他們是否打算生育的,主要還是個人的處境,而比較不是整體社會環境。
整體來看,現代女性的生育態度趨於彈性與個人化。雖然多數人仍表示有生育打算,但確定度與動機強度普遍偏低,且「沒孩子也不會遺憾」的觀念逐漸被接受。Hayford表示:「生育的潛在意願依然存在,但很多人對於能否實現並不執著,也因此讓未來的生育率難以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