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忙得像單親,隊友過得像單身——投資性平政策救低生育率【觀點】
文/黃喬鈴/公視新聞網
北歐投資性別平等,促進更大經濟力
北歐國家如何維持高生育率、高女性勞動參與率?以瑞典為例,2020年生育率1.7、女性勞參率70.4%。早在1970年代,瑞典女性大量進入勞動市場,政府做了兩件事回應女性社會角色的變化:第一,誘導男性也休育嬰假;第二,擴大公共托育服務覆蓋率。
北歐投資性別平等,促進更大經濟力
北歐國家如何維持高生育率、高女性勞動參與率?以瑞典為例,2020年生育率1.7、女性勞參率70.4%。早在1970年代,瑞典女性大量進入勞動市場,政府做了兩件事回應女性社會角色的變化:第一,誘導男性也休育嬰假;第二,擴大公共托育服務覆蓋率。
瑞典最早認知到需要支持父親育兒的權利,促進共享的育嬰假,奠定父親育兒,促進更幸福健康的家庭。為所有人提供高品質、平價的托育服務,激勵母親生產後續留職場,並創造大量托育工作機會。他們認為,雙薪對家庭和兒童有極大的正面效果,讓孩子有機會成長在較富裕的家庭,並接受高品質的教育。
北歐國家期許在2030年成為世界最具永續且融合的地區,該願景的旗艦項目即為促進勞動市場的性別平等,其成功經驗為「投資性別平等,顧及女性權利,不是削弱國家生產力,而可以促進更大的經濟力」。
此外,雇主們更意識到,彈性的工作安排不會妨礙生產力,而可以減輕壓力,讓工作的男女都能承擔家庭責任。
保母高齡化,公共化托育量待充實
效法北歐經驗,民間團體持續倡議政府擴充公共托育服務,支持女人工作,支持家庭雙薪。近期更倡議彈性育嬰假,支持男人奶瓶尿布育兒,共同且平等分擔家庭經濟及育兒家務。
有關公共托育服務,最為關鍵的0到2歲,2020年家外送托率僅13.46%,意味著100名幼兒,只有13位送托保母或托嬰中心,其他由家長(媽媽或阿公阿嬤)親自照顧;政府目標2024年家外送托率達23.16%。
台灣托育服務的主力為居家保母,保母位於社區內,可近性高、收托時間彈性,得以因應家長多元的就業型態。但保母面臨嚴重年齡斷層,近6成的保母超過50歲,近2成60歲以上保母屆齡退休。提高家外送托率,廣招保母勢在必行,但少子女化對策計畫中,卻隻字未提保母人力招募,顯見托育服務量能還待開發。
育嬰假以「月」為單位,塊狀請領缺彈性
而若礙於現行育嬰假為「留職停薪」的概念,可採另立「親職假」提供育兒家長新的假別選擇,彈性、延長使用,調和家庭與職場及性別間的育兒分工。然而,對此參考模式,政府與多數資方團體以人力調度困難與企業成本考量,建議審慎評估。
北歐經驗清楚說明投資性別平等的兩大政策作為,擴增公共托育服務,支持女性就業,支持家庭雙薪;建置彈性親職假,引導男性成為育兒神隊友,雙雙形塑性別更平等的家庭和職場,為提振生育率最有效的政策。就此,台灣政府急待加緊腳步跟上。
全文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