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職場的性別比將翻轉?我在美國讀醫學院,女同學人數是男同學的 2.5 倍!
而當更多女性主導醫學研究與擔任醫療領域領導人角色時,醫療政策之決議與研究設計更能幫助女性病人與女性醫療人員。畢竟,女性醫療人員還是較能貼近理解女人的擔憂、女人的感受、女人的日常、女人的身體機能與女人的想望。
女性自古以來在家庭扮演著照顧者的角色,肩負家庭健康照護的責任,而近世紀才正式獲得在醫療專業領域中接受訓練與從事相關職業的許可。傳統印象中的女性柔弱、膽小、過於感性且情緒起伏大,故被認為無力承擔患者的各種複雜病況,而應多花時間照顧在家裡嗷嗷待哺的嬰兒。但在 1849 年,伊莉莎白布萊克威爾(Elizabeth Blackwell)在看見朋友臥病在床卻無可奈何後,不顧社會壓力的申請了十幾間醫學院。當時卻只有一間學校願意錄取她,而錄取許可還是男性學生們當作笑話而投票同意的結果。她也因此成為美國第一位獲得醫學學歷的女性。
一個多世紀後,美國醫學大學學會(AAMC,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統計,自 2015 年來,女性進入醫學院的人數上升 9.6%;相較之下,男性減少了 2.3%。這也代表不久後,醫療職場裡的女性很可能將比男性多。然而,女性在醫療領域較男性薪資低,即使各方面表現成就較高也較少被賦予高階領導職位或專業尊重。舉例來說,48% 的醫學院畢業生為女性,目前卻只有 15.9% 擔任醫學院主任。加上多數女性「自認為的天職」是必須多承擔顧家的「無薪工作」,面對工時長、工作時間無彈性、缺乏育兒補助與相關福利的醫療工作,女性醫療人員總背負著許多隱形的包袱與過勞的憂慮。
投入醫界的女性逐年增加,主要是在醫學研究領域,攸關女性醫療、照護品質與權益的全面性提升。因為自古希臘希伯克拉底(Hippocrates)時代以來,男性主導社會與霸權影響下,男性一直是醫學研究與探索的預設與標準值。最早的人體解剖學圖鑑及醫學相關研究都以男人為主,藥學實驗也常只用男性細胞、公鼠,臨床實驗也多以男性受試者為主。因此,許多「研究結果顯示」的醫療政策、藥品劑量,安全與效果並非全然適用於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