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工團體調查披露:奴工制度成打詐黑洞 呼籲政府建立多語及友善通報機制
文/公庫記者楊鵑如
有鑑於台灣打詐政策忽略移民工族群,南洋台灣姊妹會花費一年時間針對移民工詐騙經歷進行問卷及訪談調查,發現不當的移民工政策制度成為詐騙溫床。8月6日南洋台灣姊妹會與移民工團體在立法院中興大樓召開記者會,發布調查結果,將近3成受訪者表示曾受到工作仲介詐騙,另外移民工團體指出政策宣導未能普及多語翻譯及資訊落差也是造成移民工容易詐騙受害的原因之一
南洋台灣姐妹會期望藉由調查報告的揭露,向政府提出四項訴求,第一是必須強化多語資訊的傳遞跟管道,第二是政府應與民間移民工團體合作調查移民工遭詐騙型態研究,第三是建立友善移民移工的檢舉跟通報機制,最後是台灣政府應改變奴工制度及不友善的移民政策。
台灣移民工人數超過145萬,接近總人口6.3%,南洋台灣姐妹會執行秘書周慧盈表示,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網站上呈現每天詐騙案件約500件、財損上億,但是數據中較缺乏移民工視角。
台灣在移工政策上,經常被外界詬病是「奴工制度」,例如移工無法自由轉換雇主、被默許支付大額仲介費、買工費等,一旦失去工作被迫遣返,被迫背上高額仲介債務,在惡劣的制度下容易製造出無證移工或非法外勞,創造出黑市,繼而創造出詐市,使移工容易落入買工陷阱。
夏曉鵑指出,還有對移民工「利用資訊落差進行詐騙」的方式,例如免費打COVID疫苗政策,移民工卻容易被騙說必須支付服務費才能施打疫苗。還有非法移工願意自首並支付罰金,由於不清楚自首流程,被他人提議支付服務費協助進行等。
另外在婚姻移民部分也有類型狀況,例如過往為取得身分證需要高額財力證明的政策已經取消,還有人會以此詐騙說支付費用已協助取得歸化,顯示相關訊息未能全面達到移民工社群。
政大社工所教授夏曉鵑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主任汪英達表示,整個移工制度就是充滿詐騙,仲介費本身也充滿詐騙,台灣工廠雇主不用付仲介費,是政府放任雇主剝削仲介、仲介剝削移工的剝削鍊。
汪英達說,協會曾接過許多移工個案是被迫接受許可外工作,例如一菲籍移工由多明尼加外交官申請家事外勞,竟被要求到富商家幫傭,永豐餘總裁何壽川透過元太科技名義,叫兩個廠工去當幫傭,都是台灣普遍被默許的情形。
協會也曾協助一印尼移工個案,他當時不滿在台工作,認識了印尼同鄉幫他介紹工廠工作,卻被他被載到養雞場工作,拒絕後被毆打並綁架到一處民宅,逃跑後找到協會並報警,才破獲集團犯罪,專門以感情詐騙或介紹工作為由綁架移工,可能藉此向其家人勒贖等犯罪情事。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成員吳靜如表示,仲介詐騙佔了近三成就是制度所造成的,移工政策中「不能自由轉換雇主」、「直聘中心實質媒合極低」與「雙語人員極度缺乏」創造了詐騙空間。
吳靜如提到2021年時全台移工70萬人左右,全台灣地方及中央政府的雙語人員只有200多個,還有很多配置是英語,至今仍缺乏許多印越泰等國語言。
南洋台灣姐妹會秘書長陳雪慧說,民間曾檢視政府對長照宣導的相關翻譯,發現行政部門經常便宜行事,鬧出許多直譯的笑話,例如日照中心可能被翻譯成「太陽被照到的地方」,使越南人或印尼人根本看不懂,或者網站翻譯頁面藏在好幾層中文頁面之後,外國人尋找時還要用中文去找,因此造成翻譯網頁點擊率很低,很難被發現。
理事長洪滿枝則說,這是政府沒有從源頭重視翻譯的問題,由於許多行政部門都沒有專門多語翻譯的預算或培訓翻譯人員,一旦被民間抗議後,政府就會便宜行事找業餘人員、留學生、外國人甚至用GOOGLE、AI翻譯,很難將政策、法律、規定或行政宣導好好的翻譯。
當移工來台被雇主欺騙或解雇,可能被迫逃跑成為非法移工,當被政府認定可轉換雇主時,又因沒有失業給付,馬上面臨經濟危機與未償還仲介費債務,前往就業服務站直聘中心也少有專業雙語人員協助,工作機會被私人仲介壟斷,只能被迫向仲介繳了一筆又一筆買工費找工作。
調查中被問到,移民工遇到疑似詐騙會如何處理,多數人優先找同鄉、當地移民工團體或嘗試自己解決,第四順位才是報警,僅13.71%。吳靜如表示,報警時少有雙語人員,立案後也難追回錢財,因此難以被受害者信服。
協助移民工防詐 是台灣社會責無旁貸的責任
南洋台灣姐妹會理事長洪滿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