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同性婚姻卻遭批評、攻擊...金鐘影后温貞菱:「支持同志平權不是選擇,而是像到學校交朋友那樣自然發生」
2019年5月17日 的 Instagram 照片裡,温貞菱在立法院外摟著好友姚愛寗,兩位氣質空靈的女藝人,頭髮濕搭搭地黏在額間,卻仍笑得開懷,眼睛瞇成一線。温貞菱第一次公開表態支持婚姻平權,是在 2016 年左右,婚權運動最熱的這三年,她幾乎無役不與。原以為她過去就對同志平權議題有所關注,沒想到答案卻是否定的,她說,在接觸婚權運動之前,她甚至不認為這是個「議題」。
她回看同志運動的歷史,認為時間終能帶領我們向前,「同志運動剛開始那時,我甚至還沒出生吧。所以只要每個人慢慢運用自身影響力去溝通,持續做,我相信這件事情會越來越好。」她回憶起自己在俄羅斯讀書時的經驗,她與一個當地女孩聊到自己很支持婚姻平權,沒想到對方卻很不能理解,「她 19 歲,從沒在莫斯科的路上看過任何同志。我才想起大學時有人和我說過,如果同志在俄羅斯街頭表現親密,是可能被打的。」
温貞菱回台半年,某日卻突然收到那位女孩的簡訊,「她很興奮地說,剛剛在酒吧遇見人生中第一個男同志,她還和對方聊天。」因為社會封閉,遇見同志竟然成為如此獵奇的體驗。「我覺得我很幸運,我很早就有那個環境和機會,讓我認知這件事,不像她到成年後,甚至都還沒看過、不太理解這個族群。」對温貞菱而言,支持同志平權不是選擇,而是像到學校交朋友那樣自然發生。她認為,擁有這份認知是幸運的。
2017 年,温貞菱以《最後的詩句》獲得第 52 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站上台,她開口便先說了這句話。身為公眾人物,温貞菱從不避諱表達立場,即使她深知社會上有一大群人與她持相反意見。而這些人有可能是她的觀眾,不是嗎?
「我相信,即使是跟一個你深愛的人,你們之間都有許多事要磨合。你不可能跟一個人全然地一拍即合,有很多觀念、思想是需要對話的。」抱持著這樣的心念,她不擔心粉絲因此退粉,反倒渴望對話的機會。「我的確收過很多批評的言論,甚至有人說:『這麼支持,妳是 T 吧?』但這反倒讓我想更用力支持。」她時常告訴自己不要感到受傷,因為同志朋友可是一直在面對類似傷害。
「性傾向或是性別不被認同的人,從一出生開始,應該是無時無刻都在受傷。因此,每次收到想傷害我的評論,我都會更心疼一直以來在異樣眼光下活著的同志們。」
作者介紹|社團法人台灣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Taiwan Equality Campaign)
2017年,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GagaOOLala正式籌組「婚姻平權大平台」,為推動婚姻平權的落實,組織化進行政治遊說、社會倡議等行動。
2017年5月24日大法官釋憲,宣告現行《民法》未保障同性婚姻自由有違憲法,奠定了台灣為亞洲第一個保障同志婚姻的歷史定位,更引發國際關注與媒體大篇幅的報導。2019年5月24日台灣同性婚姻法上路之後,婚姻平權的推動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因此,自2019年11月起,婦女新知基金會與GagaOOLala同志影音平台,因人力因素不再參與婚姻平權大平台的決策工作,轉為議題與活動的合作團體。
婚姻平權大平台更名為「彩虹平權大平台」,致力於透過政治參與、社會教育、國際合作等行動與工作項目,消除因性 / 別產生的各種不平等,讓友善同志成為生活的日常,邁向多元共好的台灣。
全文請見 風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