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權十年辛酸史:她們只是想反性騷擾,為何最終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
發佈日期:
2025-09-22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2015年,計劃在婦女節舉行反對性騷擾維權活動的「女權五姐妹」被警方以「尋釁滋事」罪名拘捕。(德國之聲)
「女權之聲」被消音
2018年,中國最富盛名的女權媒體「女權之聲」在中國最大的兩個社媒平台微信、微博雙雙被封禁。騰訊給出的理由是《網路安全法》中提到的「擾亂社會秩序、公共安全、國家安全」。違規內容是其在微信上發布的一篇介紹三八婦女節線上反性騷擾活動的《最強婦女節過節指南》。「女權之聲」微博號「被消失」後,不少聲援「女權之聲」的微博賬號亦遭封禁,「女權之聲」四個字及其頭像遭微博全面屏蔽。
網路審查打擊中國「#MeToo」運動
2018年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畢業生羅茜茜實名舉報教授陳小武性騷擾,中國「#MeToo運動」自此掀開帷幕。此後越來越多來自社會各階層,各行業的人受到鼓舞在社媒上講述自身受害經歷並曝光施害者。此後社會上有關職場兩性不平等,反家暴,生育權等性別相關議題的討論開始增多。
其中標志性案件包括周曉璇訴著名電視主持人朱軍性騷擾一案,以及網球名將彭帥舉報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曾對其實施性侵。
然而#MeToo很快成為敏感詞匯並遭到網路審查。朱軍案爆發後微博迅速刪除相關熱搜貼文,並將「米兔」「我也是」等列為禁詞,該案庭審期間,豆瓣微博等平台上轉發庭審消息或表示聲援周曉璇的帖子均被審查,微博相關話題被禁止搜索,更有多名博主因此遭禁言或封號。彭帥的帖子則數十分鐘內即遭刪除,涉事相關人員姓名以及「網球」「總理和我」等均成為敏感詞。
2021年,中國女權運動的記者、活動人士、中國#MeToo運動的核心人物黃雪琴被警方逮捕。2024年,黃雪琴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