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兒少的不利影響 立委與機關團體共商解方

發佈日期:
2022-01-26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立法委員張育美辦公室新聞稿【發稿日期:111年1月25日】

委員張育美今日與洪孟楷委員共同於立法院舉辦「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兒少生活之衝擊與影響」公聽會,包括吳怡玎、賴香伶等跨黨派立法委員,均出席關注疫情時代中新興兒少保護議題。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院長黃璟隆、臺灣大學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台灣展翅協會等民間專家與團體,以及衛生福利部次長李麗芬率業務司署主管、教育部、內政部、勞動部、外交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等政府機關,亦出席自實務、政策等層面激盪討論。

張育美委員並引用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調查,指出疫情期間兒少使用網路時間大幅增加,「網路霸凌」、「網路性剝削」情形隨之提升。因此,如何避免兒少接觸有害身心健康之網路內容,提升兒少自我保護觀念,仍有待跨部會研議、提出強化方案。此外,兒少因學校停課、社交活動減少,致產生的人際疏離感,亦導致其心理健康亮起紅燈,青少年族群自殺率逐年攀升,有賴自殺防治網絡中的各主管機關,彼此強化合作機制。

洪孟楷委員接著指出,對於家庭暴力案件數於疫情期間大幅提升,過往即曾質詢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要求務必強化相關防治的社政資源,不可因疫情遭輕視。此外,疫情導致的社交減少,資料則顯示亦增加了網路兒少犯罪數,尤其兒少族群容易遭遇例如私密影像的受誘外洩等性犯罪陷阱,雖然在2年前即要求訂定「性私密影像防制條例」專法,盼改善目前僅透過行政罰裁處威嚇不足的缺陷,並藉刑責的增訂,提升保護效果。但由於政府研擬對案的進度遲緩,因此洪孟楷委員沉重呼籲為防範未然,莫再拖延!洪孟楷委員最後質疑,兒少傷害及自殺防治等施政成效如何,端看校園學生的意見反饋最為直接,也呼籲行政機關重視有關調查,並依據結果適時修正相關措施,才能真正把關全國的兒少安全及權益。

吳怡玎委員表示,疫情期間家長面臨「孩童照顧」與「生計維持」兩難。且受限於防疫作為,孩童戴口罩、遠距教學後,對語言、社交等學習發展可能的阻礙,以及因無法戶外運動、釋放心理壓力,所造成的健康負面影響,應如何謀得疫情與兒少權益的平衡,是行政機關需要瞭解面對。

全文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