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高科技產業主管對部屬升遷有性別偏好嗎?
文:簡元瑜(致理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助理教授)
高科技產業主管對部屬升遷有性別偏好嗎?
性別工作平等了嗎?
女性進入職場工作已日漸普遍。根據主計處2019年之統計資料顯示,女性員工目前之勞動參與率高達51.39%,而20-29歲之女性工作者更高達90%以上。在女性勞動參與率攀升之際,有關女性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工作權益的保障也愈來愈受到重視和討論。
為消除性別歧視或偏見,聯合國於1975年將1975至1986年訂定為「女性年」(The United Nation Decade of Women),力促各國為提升婦女權益而努力。因此,世界各國在兩性的工作權都進行了立法保障,進而促進兩性經濟平權。而在台灣,2002年正式實施的「性別工作平等法」(原名「兩性工作平等法」),其精神即在禁止職場的性別歧視。
雖然女性進入職場的比例日益增加,亦有愈來愈多的企業組織傾向或支持僱用女性擔任管理職,進而出現領導角色女性化(feminization)的趨勢。但在台灣,女性擔任主管的比例仍然偏低,僅占27.9%【註1】。顯然,女性在職涯發展上的障礙,並未因政府有公平就業的立法保障而消失。而職場中的性別歧視有時並不明顯或直接,而是以另一種複雜而微妙的方式呈現,進一步造成女性在職場中的玻璃天花板現象。
科技產業中也有女性的玻璃天花板嗎?
自1986年「玻璃天花板效應」一詞出現以來,時至今日,女性升遷障礙依舊存在,情況並沒有太大改善。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女性科技工作指數報告」(PwC Women in Work Index 2020)【註2】,在G7(七大工業國)中,女性平均只占科技勞動力的30%,而科技公司高階主管的女性人數甚至更少。這似乎意味著,高科技產業主管在考量部屬的升遷時,可能存在獨特的性別偏好。
性別刻板印象成為科技業女性的升遷阻礙
研究結果發現,在高科技產業中,女性擔任主管的比例相對偏低。管理層級顯示出男性(64.2%)多於女性(35.8%)的局面;且在相同條件之下,女性確實較難獲得晉升至管理職的機會。高科技產業主管選擇男性部屬升遷的傾向更高於女性部屬,其中男性主管選擇男性部屬升遷的情況更為明顯。
全文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