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行動家2》婦團中少數的男性 張凱強組數位女力聯盟反制數位性別暴力

發佈日期:
2022-02-15
文章分類:
文章分享

李佳穎

2022-02-11 

農曆年前,新北地檢署宣布依傷害、強制、恐嚇、偽造文書等罪嫌起訴民進黨立委高嘉瑜的前男友林秉樞,只是針對他涉及意圖散布持有猥褻影像部分,似乎無法可罰。新興數位科技引發「數位性別暴力」,高嘉瑜在2021年下半年連續經歷Deepfake(深度偽造)與遭恐嚇性私密影像外流,自認是「雙重被害人」。

就在2021年上半年,數位女力聯盟才指出數位性別暴力的5大類型與21種子態樣,「性勒索」、「未得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與「以AI技術為之的虛擬影音性濫用」都屬於「基於圖像影音的濫用」的一環,但相關法制訂定尚未明確,期許政府補足漏洞。

婦女團體中少數的男性身影

有別於1987年成立的婦女新知基金會與現代婦女基金會,以及1988年成立的勵馨基金會與婦女救援基金會,同樣作為關心性別暴力與平權的民間團體「數位女力聯盟」(WIDI)卻晚了超過30年才成立,由秘書長張凱強發起,在2020年正式立案,反映了性別暴力變化的態樣。

張凱強認為,倡議手段有歸納法與演繹法兩種,前者從實務經驗提取問題,後者則是挖掘想像性的議題,檢視當前社會條件發生的可能性,進一步提出政策倡議。2019年,張凱強就找了一群性別、傳播、法律、社工等專家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在2020年正式成立WIDI。

張凱強說,WIDI只有3位專職人員,最重要的工作是盤點數位性別暴力型態,不僅讓民眾了解,也呼籲政府即時因應,提出對策。只是他的電話公開在網路上,他經常在三更半夜接到受害者電話,以未成年兒少剝削、性私密影像外流與AirDrop癡漢的案件最多。

WIDI正式成立後關注的第一個議題是「AirDrop癡漢」,AirDrop是蘋果系統內建的藍芽傳輸功能,9公尺內的蘋果系統裝置可以互相傳送檔案,歐美等地早在5年前就有新聞傳出,透過AirDrop接收到不明人士散布的男性性器官照片。台灣在2020年傳出第一起案例。

瞭解數位性別暴力樣態  補足法規與政策漏洞

「政府機關連1年發生多少性私密影像外流案件都不知道,何況其他新興型態的案件!」張凱強指出,面對數位性別暴力,行政機關必須先瞭解數位性別暴力的樣態,依此規劃政策、盤點需要投入的人力與資源,撰寫數位性別暴力防制綱領或白皮書,制定短中長期目標,並補足法規與政策的漏洞。

全文請見: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