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足終於實現「男女同酬」,但足球行業走出「性別困境」還要多久?

發佈日期:
2022-03-03
文章分類:
文章分享

你知道美國女足實現「男女同酬」了嗎?你覺得這意味著什麼?你認為是什麼導致了足球是男女收入差距最大的運動?

你知道還有哪些國家在爭取足球「男女同酬」?你覺得足球該如何走出「性別困境」?

23日,經過數年的對峙,美國女子足球代表隊多名隊員與美國足協(USSF)達成和解協議。美國足協承諾在世界盃等所有賽事上實現「男女同酬」,還將對提出訴訟的球員合共賠償2200萬美元,並注資200萬美元開設賬戶,支持退役球員追求人生目標、組織女性及女子足球相關的公益活動等。

據美聯社報導,這場官司風波可追溯回2016年4月,包括美國女足前隊長韋冰露(Megan Rapinoe)、現任隊長索爾本(Becky Sauerbrunn)在內的五名美國女足球員向美國公平就業機會委員會呈交訴狀。三年後,她們根據美國《同酬法案》及《民權法》第七章起訴美國足協,要求賠償。

美國女足起訴自己的僱主是在2019年的「3·8國際婦女節」,彼時離世界盃還有三個月。這隊伍清楚,她們必須證明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自己的訴求。之後美國女足一路全勝,獲得世界盃冠軍。她們獲勝後,「equal pay」的口號響徹全場。

回顧時間線,這隊冠軍隊伍的法律訴求遲遲得不到回應。

美國足協針對訴狀提出一系列反駁意見,包括部分女球員的收入比男球員高,男球員為足球也創造了更高的利潤等。談判無望,雙方最後訴諸法庭。但在2020年5月,法官駁回了女足「同工同酬」的要求,認為女足提供的文件不足以證明她們在酬勞方面遭受了不平等待遇,以及男女足的勞資協議不同導致很難比較兩者酬勞。美國女足球員們決定繼續上訴。

四次問鼎世界杯的美國女足,為什麼在要求「男女同酬」的路上會走得如此艱辛?

對美國女足而言,擁有世界賽事傲人的成績是遠遠不夠的。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在2016到2018年的三年時間裡,美國女足產生的經濟效益比男足多了1900萬美元。而美國女足為「男女同酬」所做的鬥爭促使不少贊助商與美國足協合作,包括Visa、Secret(除臭劑品牌)。

但從時間線來看,即使已經有足夠多的跡象證明美國女足的商業價值在增加,甚至有趕超男足之勢,在2020年5月,美國女足球員關於「男女同酬」的訴求被駁回。而在2020年3月被披露的美國足協回應起訴的法律文書中,人們更是看到了之外「商業價值」的原因。

公開的法律文件顯示,美國足協認為男足得到更高的薪水,因為他們「更高大、更強壯、更快、責任更大」、「男足國家隊對力量和速度的要求遠高於女足國家隊」,甚至指出女性球員的技能和工作都不如男性。這些言論讓女足球員憤怒,足協的主要贊助商都表示譴責。

足球如何走出「性別困境」?

BBC一項研究表明,足球是男女賽事獎金差距最大的運動。國際足聯(FIFA)給2018年男子世界盃準備了2720萬英鎊,但2019年女子世界盃的獎金僅為290萬英鎊。

2017年,挪威成為第一個做出改變的國家。挪威足協與運動員簽訂協議給予男女運動員同等收入,使女足的收入增加了93%。新西蘭、澳大利亞、英格蘭、荷蘭、南非、巴西等國也從國家層面推動改革,實現一定程度的「男女同酬」。如今美國也成了其中一員,而阿根廷、哥倫比亞等國,女足球員們仍在為同酬作鬥爭。

我們可以發現,已經實現「男女同酬」的國家女足大都擁有著不俗的實力。在FIFA最新發布的世界女子足球排名中,美國、荷蘭、巴西、英格蘭均位列前十,澳大利亞、挪威分別位列第十一和第十二。

無論如何,女子足球的發展要遠短於男子足球。第一屆男子世界盃是1930年,而61年後,人們才迎來第一屆女子世界盃。足球面臨的「性別困境」亦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在這困境以及走出困境的過程中,你認為還有哪些因素發揮著作用呢?

 

全文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