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性別暴力、提升受教權⋯⋯AI如何改變女性的工作與人生?|SAS專欄
預測性別暴力、提升受教權⋯⋯AI如何改變女性的工作與人生?|SAS專欄
SAS實踐數據為善(Data for Good),運用AI為女性發聲。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2-03-02
文・陳愷新(SAS台灣總經理)
1598
每五位台灣婦女,就有一位面臨親密關係暴力;其中,又以精神暴力的占比最高。正逢國際婦女節,我們從AI及數據的角度出發,能做什麼來增進女性社會地位與強化扶助資源?
去年,高社經地位的女性遇上伴侶暴力的事件登上新聞,引發社會譁然。這也令人驚覺,即使成為已開發國家,在邁向性別平等的道路上,尋求庇護、自立資源等環節仍有進步的空間。
不只是台灣,世界各地的角落,仍有許多女孩、婦女正在性別與權力不平等的關係下,經歷難以想像的生活。
SAS以數據為善(Data for Good)為出發點,多年來持續與多個政府單位及非營利組織合作,期望運用數據的力量保護婦女、改善女性權益;也讓相關單位能更快、更明確地採取行動,並聚焦於分配資源。
預測氣候變遷對女性受教權的影響
除了建構完善的社會安全網,我們更希望捍衛女性受教權——透過教育提升自覺、勇敢挺身而出並翻轉自身困境。女性受教權將是改變世界的關鍵,但大多數人可能沒想過,氣候變遷,竟然也是阻止她們受教育的原因之一。
諾貝爾獎得主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創辦的非營利女孩教育機構馬拉拉基金會(Malala Fund)發現,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中,女孩受到的衝擊最嚴重,連完成基礎教育都難上加難。
鼓勵更多女性投入分析與科學工作
為了接軌未來的重要技能,我們也期望培養女性的數據分析能力與科學素養,找到職涯自我認同。因此,我們呼應2022年聯合國國際婦女節主題「打破偏見」(#BreakTheBias),檢視女性目前取得的科學技能的進展。
結果發現,即便在美國,女性在電腦科學學位的所占比例不到20%,在STEM相關工作中占比也低於25%,更有52%具備STEM專業的女性因感受被孤立、職涯停滯而離開這領域。
看來,由男性主導的科技業,仍需要強化性別平等、多元及包容的觀點;企業應鼓勵更多女性投入STEM相關職業,在數據分析和科學工作發揮所長,也讓科技產品和服務考慮不同族群的需求。
全文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