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也」可以永續職涯!全台二度就業女性大調查 產學共倡女性重返職場新未來

發佈日期:
2022-05-19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臺灣女性生涯發展協會舉行《2022台灣女性的自我實現與職家銜接》調查結果發表會,...

臺灣女性生涯發展協會舉行《2022台灣女性的自我實現與職家銜接》調查結果發表會,協會理事長陳若玲(中)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常務顧問陶尊芷(右二)、104人力銀行社會企業處副總王榮春(右一),提供跨領域觀點,探討二度就業女性的處境與協助對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及特定對象就業組王麗雯科長(左二)也列席參與,並由倡議家策略中心總監陳欣媛(左一)主持發表會。 圖/吳彥鋒攝影

 

母親節是感謝全天下媽媽為家庭付出的重要節日,但除了奉獻家庭之外,媽媽們其實也擁有自己的職涯夢。然而,在女性組成家庭之後,職涯往往都是先被捨棄的選項。

 

根據行政院發布的「2022年性別圖像」,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的高峰在25至29歲之間,隨著年紀增長而下滑,甚至低於日、韓等已開發國家,顯見女性中斷職涯的現象。

 

臺灣女性生涯發展協會長期關注女性家庭與職業的銜接,選在接近母親節的日子發布《2022台灣女性的自我實現與職家銜接》調查結果報告,呈現二度就業女性的多元樣貌,並且邀請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常務顧問陶尊芷、104人力銀行社會企業處副總王榮春參與會談,以跨領域的觀點,探討二度就業女性能如何重建職涯信心,以及企業、政府該如何支持女性重返職場。

 

 

撕下刻板印象的社會標籤 看見多元的女性樣貌

 

 

「二度就業的婦女都是低學歷、沒有工作能力,只能做勞力型的工作?」面對疑問,東吳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林朱燕帶領研究生葉向容、方聖叡、沈家睿,歷經二階段網路問卷調查,以數據破除社會對二度就業婦女的刻板印象。陳若玲依據調查結果指出,當今女性86%具有大學學歷,超過76%的人中斷職涯之前,已有1至15年的工作資歷。她認為這些女性都具有潛力,成為職場上的專業人才。

 

 

《2022台灣女性的自我實現與職家銜接》由東吳大學心理學系林朱燕助理教授指導三位...

《2022台灣女性的自我實現與職家銜接》由東吳大學心理學系林朱燕助理教授指導三位研究生:葉向容、方聖叡、沈家睿,針對曾中斷職場一年以上的女性進行兩階段的網路問卷調查,調查結果突破了許多社會對二度就業女性的刻板印象。 圖/吳彥鋒攝影

女性中斷職涯多年之後,重回職場前除了要逐步建構專業技能之外,調查結果更指出了眾人經常忽視的面向──心理素質與社會支持。比較已重返職場與未重返職場的女性,心理資本的差異是顯著影響二度就業女性順利重返職場的關鍵。

「人生不只是家庭主婦」 重新認識自己並擁抱自己

「以前覺得就當一輩子的家庭主婦就好,但到了(年紀)這個檻,人生不是只要當家庭主婦,還有其他使命」中斷職場15年的協會學員城瑞穗在紀錄片中,緩緩道出自己的心路歷程,從擔心自己年紀大沒有競爭力,一直到參加重返職場工作坊,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重拾信心,站穩腳步走向職場。

投資女力人才 加值社會未來發展

不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面對女性的職涯議題,都應該要有「人才投資」的宏觀意識。尤其台灣進入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不少家庭中的女性擔下了照顧者的責任,因此建構友善的職場是當務之急。陶尊芷建議企業應重視對人的關懷,給予照顧者在工作上有更多彈性的應變,「企業不會因為這樣做而影響績效,反而員工會更珍惜機會,願意投入更多」。

 

全文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