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崩潰=防疫崩潰 婦團籲提供「防疫照顧假津貼」

發佈日期:
2022-05-28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婦女新知基金會指出,去年疫情期間女性勞工失業率高過男性。圖/婦女新知基金會提供

婦女新知基金會指出,去年疫情期間女性勞工失業率高過男性。圖/婦女新知基金會提供

近日疫情嚴峻,孩童確診、學校反覆停課讓育兒家長、三明治世代瀕臨「照顧崩潰」,婦女新知基金會今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防疫紓困政策應去除「照顧盲」思維,給予具體支援,提供勞工防疫照顧假津貼,並擴大請假事由,同時安排第一線防疫相關人員事適妥的托育及長照服務,並針對非典型就業者提出相關的紓困方案及協助女性就業措施。

 

清大社會所副教授、婦女新知常務董事沈秀華表示,從這波疫情紓困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將照顧工作視為理所當然,小孩停課、確診自然而然就會有人照顧,尤其照顧工作長期多由女性承擔,相信這兩年多來對女性帶來重大的壓制,顯見「照顧盲」本身也是性別盲。

 

沈秀華進一步引用失業率統計數據指出,過去台灣男性失業率高於女性,但去年三級警戒期間,女性失業率卻高過男性,代表女人在照顧過程中更容易掉出職場。

 

婦女新知秘書長覃玉蓉批評,美國、日本、南韓、德國、法國等歐洲許多國家都有提供防疫休假期間的薪資補貼,讓民眾可以安心配合防疫措施來休假照顧家人,反觀台灣政府的防疫重點,說穿了就是經濟掛帥,老闆撐不下去要設法紓困,但勞工缺乏有薪休假來照顧家人就無所謂,近期孩童反覆停課、復課,家長面對防疫、照顧、工作三方擠壓,同時要擔心染疫風險與經濟損失,進退維谷,她已經聽聞不少媽媽考慮乾脆離職。

 

覃玉蓉說,政府雖然在去年發放1萬元的孩童家庭防疫補貼,但若家長為了照顧孩子請假超過兩周,薪資損失遠超過1萬,過去育嬰停留津貼政策就顯示若假別與津貼連動,才能大力支持勞工落實請假權利,但現在政府只給家長無薪的防疫照顧假,等到民怨沸騰,就發放一次性的補貼,根本沒有真正解決到家長困境。

 

台灣婦女展業協會秘書長林香如則表示,協會所服務的單親女性,在疫情衝擊下面臨最大的生活困難有七成是經濟問題,單親媽媽從事非典型勞動居多,如長照服務人員、清潔、餐飲或美容美髮業受疫情影響,連帶也讓勞工收入減少,單親家庭不只容易經濟困頓,也可能缺乏支持系統,當居家隔離、確診或中斷收入時焦慮感都會很高。

 

全文請見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