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女性、未婚、高齡、獨居

發佈日期:
2022-07-31
文章分類:
文章分享

2022-07-28 04:35 聯合報/ 侯勝宗

筆者因為投身於高齡化社會移動服務的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觀察到許多過去被視為特例,但未來有可能成為常態的社會現象,本文來談談未婚獨居的高齡女性照護議題。

全世界女性的平均餘命普遍都高過男性,台灣也不例外。人口老化除凸顯老年人口增加與老年人口女性化之外,老年單身戶增加是人口老化中極需要注意的社會現象。據統計,我國女性獨居老人已達二點五萬人,相較於男性多出七五三三人。更特別是這群女性因為家庭照顧關係,可能年輕時即提前退出勞動市場,導致年金累積、年資減少,老後的經濟收入與儲蓄準備可能面對著更大的挑戰。

單人戶與獨居未必是等號,但老年單身戶增加至少是獨居的先兆,「女性、未婚、高齡、獨居」將成為社會照顧的重點之一。獨居女性老年因為缺乏家庭支援,產生特殊的協助或照顧需求。例如:女性獨居者需要更注意自身的安全,發生緊急狀況時將面臨無人可及時從旁協助的隱憂、女性可能因為不諳修繕、不熟悉3C用品操作而影響生活,因此如何預防因應與事先安排以降低意外或緊急狀況發生,可說是當務之急。

展望未來,隨著外籍看護工逐年短缺,台灣長照支援系統弱化,亟需盡快建立社區互助照顧網絡,發展新的服務樣態,以因應未來社會所需。花木蘭計畫便是打造一支守護「女性、未婚、高齡、獨居」的照服員女力司機,期望她們成為未來高齡長照整合服務的生力軍,補足高齡未婚的獨居女性照護缺口,推動「女女照顧」,並讓這樣的照顧模式可以推廣到全台各地,永續扎根。(作者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特聘教授)

 

全文請見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