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新婚育挽救台灣低生育率 勸婚催生,不如先談愛與平等
發佈日期:
2022-08-05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新婚育挽救台灣低生育率
勸婚催生,不如先談愛與平等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2022年七夕情人節暨父親節記者會會後新聞稿
今天是七夕情人節,緊接著父親節,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祭出七項「新婚育宣言」呼籲社會大眾破除傳統性別刻板角色的束縛,實踐新婚育價值。
托盟召集人劉毓秀說明,就婚育而言,不同世代、性別間存有相當大的差異,導致很多糾葛和痛苦。而2019年聯合國人口基金研究報告指出,韓國、台灣等東亞國家深陷超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是「傳統刻板性別角色遲遲無法破除,家務與育兒的性別分工極度不均,女性難以兼顧工作和家庭」。他直言自己屬於「長輩請放手」的長輩,應該放手了,讓愛人、親人間的關係更好。
2019年聯合國人口基金研究報告指出,韓國、台灣等東亞國家深陷「”ultra-low”(超低的)生育率」,有其root causes(根本因由),那就是,傳統刻板性別角色遲遲無法破除,家務與育兒的性別分工極度不均,女性難以兼顧工作和家庭。
托盟針對上述的根本原因,擬定七項「#新婚育宣言」:
1. 男方不要給聘金、女方不要帶嫁妝
2. 成家不必先買房
3. 長輩請放手
4. 我們要平權的婚禮
5. 不結婚,同居也很好
6. 成家後,兩人都工作
7. 一起帶小孩、一起做家事
宣言問卷得到將近九百位民眾的回饋,這些意見反映出台灣社會,就「婚育」而言,不同世代、性別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導致很多糾葛和痛苦。民眾的留言,相信對社會大眾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最後,托盟召集人劉毓秀補充,同居生小孩也很好,父親只要經認領,不論父母有無婚姻關係,孩子的權益仍受保障,如請育嬰假。OECD共計42個國家,未婚生育的平均為41%,亞洲儒家國家僅有2-4%,台灣的大問題是,女人結婚就被期待做媳婦,同居以女友身分作客很好,但同居卻又受到大量污名,更該替這些年輕人控訴社會,讓他們的人生交白卷、面對孤老,社會應該給年輕人更多元的選擇。
全文請見 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