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社會面貌的柔韌女力,從性別平權到永續未來── Podcast側寫

發佈日期:
2022-08-29
文章分類:
文章分享

婦女權益及性別平等一向是全球關注的議題,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民主進步的指標。197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簡稱CEDAW),在2015年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第5項目標也聚焦在「實現性別平等及所有女性之賦權」。今年國家人權委員會首次撰寫CEDAW獨立評估意見,由紀惠容以及高涌誠兩位委員共同主持,並於6月30日舉辦發表會,聚焦六大議題,提醒我國在婦女權益與性別平等方面仍須努力之處。

國家人權委員會-CEDAW-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性別平權-婦女權益國家人權委員會高涌誠委員、紀惠容委員及未來城市頻道陳芳毓總監(左至右)

發布時間:2022-08-25

獨立衡平聚焦六大議題

紀惠容說明,有別於國家報告與NGO民間團體報告,人權會撰寫的CEDAW獨立評估意見重視結構性問題,特別關注這些年來我國尚未落實的議題,聚焦在疫情下的婦女權利、性別暴力與司法救助權、家事移工權益、婦女工作與家庭生活平衡,以及不利處境群體婦女、雙性人、跨性別者與同志權益。

人權會獨立評估意見不同於國家報告及NGO民間團體報告,高涌誠指出,國家報告站在國家、行政權力的立場,說明如何落實CEDAW公約;NGO則從自身的角度觀察國家哪裡有所不足。依據巴黎原則的保障,人權會是一個獨立的機構,跳脫國家與民間,衡平地看待所有議題,因此國際審查委員特別重視獨立評估意見。

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紀惠容委員及高涌誠委員(左而右)說明獨立評估意見撰寫重點及原則

同婚伴侶權利仍待突破

2019年臺灣在聯合國的性別不平等指數是0.045,性別不平等指數的數值越低,代表該國更為性別平等。該年台灣在163個國家中躍居第六,成為亞洲名列第一性別平等的國家。但若同性伴侶來自不贊成同婚的國家,就無法在臺灣登記。此外,同婚伴侶無法共同收養無血緣關係子女、不能近用人工生殖科技等困境,也都必需突破。

促進婦女工作與家庭生活平衡

在婦女工作與家庭生活平衡方面,目前育嬰留職停薪機制缺乏彈性,在申請時也僅能以半年、一年為單位,無法分開申請。紀惠容期待相關規定更有彈性更友善,幫助婦女取得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更好的平衡。

解決家事移工結構性不平等

針對家事移工勞動權益的長期不平等,獨立評估意見特別提出建議。家事移工最低薪資僅17,000元,近期將調高至20,000元,仍低於產業移工最低薪資27,000元,又需全日工作及居住在雇主家中,容易遭受不當對待。人權會建議將家事移工納入長照,透過社區式外展等多元服務方式,解決其勞動條件問題。

 

(國家人權委員會 廣告 )

 

全文請見 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