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潘芳格詩寫女性自覺 女人屐痕說台灣女力故事
發佈日期:
2022-09-25
文章分類:
新聞分享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19日舉辦「女人屐痕IV:台灣女性文化地標」新書發表會暨記者會,書中記錄台灣女性、團體的故事,展現跨時代的女性關懷。作者之一羅思容分享她所撰寫的女詩人杜潘芳格的故事。中央社
杜潘芳格是台灣早期女詩人,「女人屐痕IV」作者之一羅思容分享,杜潘芳格是這4冊書中唯一的客家女性,自己最早曾在大學時見過她,對杜潘芳格的印象是個性豪爽,與人對話大氣從容。
羅思容說,在法國女性主義中很重要的思想是「陰性書寫」,要由女性自身的身體、情慾,取得發言權。羅思容將介紹杜潘芳格的這篇文章訂名為「福爾摩莎的女人樹」,也是取自杜潘芳格的詩、是她的自覺,如何栽種自己。
羅思容指出,杜潘芳格一生經歷日本、國民黨來台時期,後來甚至也取得美國公民,但反而讓她陷入很深的身分認同糾結,最後她決定回到台灣,推動母語書寫,強調不管是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都要用母語發聲。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今天舉辦「女人屐痕IV:台灣女性文化地標」新書發表會暨記者會。書中記錄台灣女性、團體的故事,展現跨時代的女性關懷;從第1至第4冊也累積全台15處女性文化地標。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秀峯致詞時表示,這本是女人屐痕的第4冊,這個系列的書是將台灣女力軌跡呈現出來,看見女性的前輩,在傳統、受壓力的時代表現自己,讓女力呈現出來,拚命開花的樣貌。
陳秀峯指出,系列書中的女性都是以無比毅力來突破傳統性別框架。第4冊裡其他故事諸如台灣電影史上第一名女導演陳文敏(陳粉);長榮女中第一任校長盧仁愛,從英國來台宣教30年,栽培新一代女性。
全文請見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