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產後憂鬱風險,丹麥、德國、日本,產後照顧公共化接住育兒家庭

發佈日期:
2022-06-29
文章分類:
文章分享

by 諶淑婷

-----------

台灣產後憂鬱症盛行率高 缺乏公共化照護

丹麥:公衛護士家訪、家長支持團體共同育兒

德國:婦產科照顧傷口也照顧產婦身心

日本:公共化的產後照護機構,減輕經濟負擔以全面性孕產照護設計,減少產後憂鬱風險

-------------

台灣產後憂鬱症盛行率高 缺乏公共化照護

類似的新聞案件總是一再發生,讓孕產婦心理健康與需求議題浮上檯面,可惜討論火花稍縱即逝,直到下一次悲劇發生。

台灣女性發生產後憂鬱症機率約為10%~26.8%,在國際間屬於高盛行率的國家,進入孕產期的女性,除了要面對身體和生活的變化,還要承受伴隨而來的母職調適與社會期待。

女性在懷孕和產後的心理健康會影響到新生兒的照護和健康,所以產後憂鬱時常與兒虐問題被綁在一起討論。國民健康署於2017年起以「高風險孕產婦健康管理試辦計畫」,提供高風險及弱勢族群(如未成年、受家暴、偏鄉等等)女性孕期至產後6週的個案管理關懷追蹤及轉介等服務。

但這個政策只針對特殊個案,2017年至2020年5月,僅5,766位孕產婦接受服務。無法進入這個共同照護網絡的一般產婦,在台灣坐月子的傳統下,有些由長輩照顧,或請月嫂到府服務,但近年產後護理機構(坐月子中心)最為盛行。

為了接住產後憂鬱的產婦,心理師謝明慧建議,產後護理之家和月子中心都可以增加相關教育訓練,也可以與治療所合作,當產婦有低潮傾向時,及早轉給心理師,對產婦來說,不用去醫療院所求診精神科,求助門檻也會降低。

其他國家又是如何做好產前、產後照顧,用國家的力量照顧育兒家庭?

德國:婦產科照顧傷口也照顧產婦身心

今年一月剛在德國成為新手媽媽的思昀,意外提早剖腹產,產後住院六天,進入不斷抽血、打抗生素、吃藥、擠奶的循環中,非常有產後低潮的可能,但德國婦產科非常重視產婦身心狀況,當思昀​知道寶寶有六根手指頭時,她在病房看著窗外流淚,想著是不是自己不夠小心,才讓寶寶有這樣的狀況,剛好醫生前來問診,發現她在流淚,馬上拉著椅子坐下,耐心傾聽她的擔憂。醫生這種以產婦為主、用理所當然的態度馬上採取照顧行為,接住了她的情緒,憂鬱也一掃而空。

日本:公共化的產後照護機構,減輕經濟負擔

鄰近的日本,產後照護的文化和台灣類似,但是在「做月子」這件事上卻是透過公共化的服務,來減輕經濟負擔。

日本奈良女子大學性別文化學文化中心助教曾璟蕙,忘不了自己生產後只休息了3個小時,就自己走去餵奶,在住院的5天內,有助產師傳授各種育兒技巧與經驗,「生產不是生病,產婦怎麼能躺著,雖然日本推動母嬰同室政策沒有那麼明確,產婦可以自己決定是否推回嬰兒室,但我觀察,很少看到嬰兒室裡有寶寶。」

曾璟蕙表示,日本媽媽出院後,大多是在婆婆或媽媽協助下,合力照顧嬰兒,如果沒有後援,也能以每晚3,750日圓(約台幣874元)延長住院時間(最長1週),或是申請1個小時500日圓(約台幣116元)的家務育兒幫手(上限20小時)在家育兒。

在此之後,多數媽媽就要開始獨力照顧孩子,雖然這個現象導致日本媽媽產後憂鬱比例高,但也間接讓日本社會對產後憂鬱知覺性也高,一般男性都知道女性產後到半年情緒特別低潮敏感,感覺憂鬱的媽媽也會主動諮詢,或是每天到社區公民館、親子館、公園,互相交流經驗,讓自己有個紓壓、吐苦水的管道。

呼應曾璟蕙的想法,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施麗雯也建議,政府若要推動真正友善女性的生育政策,應提供全面性孕產照護設計,例如將能提供專業提供助產照護的助產師納入產科醫護團隊,並在孕產期間提供產前關懷與產後訪視,減少產後憂鬱風險。

全文請見 親子天下